《繼承之戰(zhàn)第三季》是由馬克·米羅執(zhí)導,杰西·阿姆斯特朗編劇,布萊恩·考克斯,杰瑞米·斯特朗,基南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視劇。
《繼承之戰(zhàn)》第三季將繼續(xù)探索洛根·羅伊家族的故事。在第二季的結尾,肯德爾·羅伊背叛了他的父親洛根,向媒體透露了家族公司的不法行為。第三季將展示洛根如何應對這一危機,并試圖保護他的家族和企業(yè)。在這個季度中,洛根將面臨來自內外的壓力。他的子女們都想成為家族企業(yè)的繼承人,他們將采取各種手段來爭奪這個位置。同時,外部勢力也將試圖削弱洛根和他的公司的影響力。與此同時,洛根將面臨自己的道德困境。他必須決定是否繼續(xù)追求權力和財富,還是選擇放棄一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將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將對洛根和他的家族產(chǎn)生深遠影響?!独^承之戰(zhàn)》第三季將繼續(xù)以黑色幽默和劇情緊張的方式展現(xiàn)家族內部的斗爭和權力爭奪。觀眾將看到洛根和他的子女們在商業(yè)和家庭關系中的復雜性,以及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娑粨袷侄蔚男袨?。這部劇將繼續(xù)探索權力和財富對個人和家庭的影響,以及道德和倫理問題的復雜性。
《繼承之戰(zhàn)第三季》別名:繼承之戰(zhàn) 第三季 Succession Season 32021,繼承之戰(zhàn) 第三季 Succession Season 3,于2021-10-17在騰訊視頻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美國,總集數(shù)9集,語言對白英語,最新狀態(tài)全9集。該電視劇評分9.2分,評分人數(shù)12486人。
職業(yè): 導演,演員,編劇
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瑞典男演員。因出演HBO熱門美劇《真愛如血》中吸血鬼艾瑞克一角而受到關注。相貌英俊的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曾在1999...更多
尹啟相,林世美,金曜漢
邁克爾·C·豪爾,彼特·丁拉基,約翰·利思戈,克里斯滕·里特,烏瑪·瑟曼,大衛(wèi)·達斯馬齊連,詹姆斯·瑞馬爾,尼爾·帕特里克·哈里斯,吉米·斯密茨,大衛(wèi)·札亞斯,艾瑞克·斯通斯崔特,馬克·門查卡,Darius Jordan Lee,杰克·阿爾科特,Jason Alan Carvell,大衛(wèi)·馬吉道夫,迪倫·比克爾,Frank J Stettner IV,Harding Junior,Kory Kurtis Harper
《繼承之戰(zhàn)第三季》電視劇延續(xù)了第二季的高潮,洛根·羅伊在兒子肯德爾的背叛下陷入了困境。為了保護家族利益和政治金融聯(lián)盟的穩(wěn)定,這場激烈的企業(yè)斗爭可能演變成一場家庭內戰(zhàn)。在第三季中,洛根·羅伊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zhàn)。他的兒子肯德爾背叛了他,洛根·羅伊必須重新評估自己的領導地位和家族的未來。其他羅伊家族成員也被卷入了這場家庭內戰(zhàn)中,他們將面臨艱難的選擇和困境。在這場激烈的斗爭中,洛根·羅伊將依靠他的商業(yè)智慧和政治手腕來保護家族的利益。他將面臨來自內外的敵人,必須保持清醒和冷靜。《繼承之戰(zhàn)第三季》電視劇將繼續(xù)展現(xiàn)家族內部的復雜關系和權力爭奪的殘酷現(xiàn)實。觀眾將看到家族成員之間的情感糾葛、利益沖突和背叛,以及他們?yōu)闋帄Z權力和地位所付出的代價。這部電視劇不僅是商業(yè)家族的故事,也是對權力、財富和家庭關系的深刻探索。它通過生動的角色和扣人心弦的劇情,揭示了權力的誘惑和背后的黑暗面。觀眾將被帶入一個充滿智慧和欺詐的世界,感受到權力游戲的殘酷和無情?!独^承之戰(zhàn)第三季》電視劇將繼續(xù)給觀眾帶來驚喜和震撼,展現(xiàn)商業(yè)世界的殘酷和無情。它不僅是一部娛樂作品,也是對現(xiàn)實世界中權力和利益的深度思考。觀眾將被引導思考人性的復雜性和欲望的無窮無盡。這將是一部讓觀眾陷入沉思的電視劇作品。
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我每個星期同時在《繼承之戰(zhàn)》小組和影評里發(fā)劇評,現(xiàn)在Succession第三季已經(jīng)完結,我把小組里發(fā)的討論鏈接也整理到這里。正文差異不大,不過小組評論區(qū)里很多有啟發(fā)性的討論是單集播出后第一時間展開的,影評這里沒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小組里我單集評論下的討論。
第二集: Ken這一集雖然戰(zhàn)術目的沒有達成,但…… (douban.com)
第三集: 鷸蚌相爭之外 (douban.com)
第四集: Ken這一集雖然戰(zhàn)術目的沒有達成,但…… (douban.com)
第五集: 混亂和迷惑 (douban.com)
第六集: 左派、右派和可口可樂 (douban.com)
第七集: 生日與死心 (douban.com)
第八集(發(fā)布時豆瓣小組無法回復): 希望與絕望之間 (douban.com)
第九集(發(fā)布時豆瓣小組無法回復): 主人與奴隸 (douban.com)
從第二集開始每集寫一點感想、分析和評論,會有劇透。
第二集 Ken的挫折Logan老爺子是牛,一盒甜甜圈挫敗一場能把自己徹底殺死的政變會議。Ken這一集拉攏家族成員的目的完全落空。
但是,這一集的Ken反而讓我感覺相較第一集時更靠譜,在幾個子女中Ken是真正自始至終(從第一季開始)對公司的未來有長遠規(guī)劃的人。你可以說他第一季總是關鍵時刻掉鏈子,對外人(比如Sandy和Stewy)也缺乏防備,但這些挫折反而隨著前兩季的展開成為他的經(jīng)驗教訓。
當然可以說Ken那些說服兄弟姐妹的言語都是政治正確的漂亮話。資本主義結構下的傳媒集團,盈利是首要目的。但傳媒集團絕對是繞不開意識形態(tài)場域的,Ken其實看到了這一點,某種意義上,說“漂亮話”、站在大義的一邊也是傳媒集團必須有的能力。
反觀R、S、C,都有很大的問題。Con就不用討論了。Roman有做CEO的野心(甚至能力),但始終只有做單個部門主管的勇氣。第一季Ken和Roman聯(lián)手的第一次政變他直接被Logan嚇得不敢投票,上一集他和Logan關于CEO人選的談話及這一集看到甜甜圈之后的反應也極其慫。如果說Ken是關鍵時刻掉鏈子,那Roman就是關鍵時刻總投降,這一點不變他永遠不可能登上王位。
Shiv估計是在美國政治圈待久了,永遠都是只看自己眼前利益,不看客觀條件,對他人的感受完全不管。第一季開場Logan讓她簽信托,她的拒絕直接促成Logan發(fā)病。第二季自家參議員(劇版桑德斯)實際很有潛能(桑德斯固然選不上總統(tǒng),但他現(xiàn)在在美國政治場域的實力基礎不是一個具體職位,而是他代表的民意和意識形態(tài)潮流)但她還是被老爹一通忽悠就回來了(而Logan實際上不想讓她當CEO,只是為了解除參議員對自己的威脅,Shiv回來以后讓她當CEO的事Logan根本就沒有推進)。這一集Shiv全部行動的目的都是為了自己當CEO。但同為利己主義者,她還是比Logan差遠了,如果說Logan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她就是粗糙的利己主義者,Logan能把利益交換偽裝成“真情”,她則總在政治-道德正確和利己之間反復橫跳,給別人(市場、家人,以及tom)的觀感反而比Logan還差。你可以說Shiv的抉擇是實用主義的,但這種實用主義在關鍵時刻(比如拉盟友)恰恰是最不實用的。
Logan這集大勝,但也有隱憂在生根發(fā)芽。第一第二季他即便是聽證會期間也能做到游刃有余完全掌控自己團隊,但這一季他的掌控力明顯下降了。給Marcia的條件和讓步比第一季要大,而且Marcia也開始明確干涉他的抉擇(提議用第一季結尾的大招殺傷Ken),雖然被他拒絕,但這也證明他無法做到說一不二了,因為他現(xiàn)在不能脫離任何一個盟友的支持,因此必然無法完全貫徹自己的想法。另外,他這次勝利最多是戰(zhàn)役維度的成功反擊,戰(zhàn)略上的危機他現(xiàn)在還是沒能解決,只是說沒讓局勢變得更糟。
Greg看著什么都不懂,但其實比Ken之外的Logan子女靠譜多了,行動的目的性很強,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大發(fā)展。
第三集 鷸蚌相爭之外本集題目叫Disruption,指涉了好幾層情節(jié)。最直接的當然是Ken參加的那個諷刺喜劇節(jié)目的名字及相關劇情。其次是Ken打斷Shiv主導的公司內部大會。最后當然就是FBI突襲。
第一層,喜劇節(jié)目disruption。圍繞這個節(jié)目展開的劇情線其實是對Kendall性格的深入刻畫。為什么Kendall一定要上節(jié)目,說白了,就是提升自己在年輕人心目中的形象,塑造一個反抗Logan(及其代表的保守派政治不正確文化),又接地氣的形象。這個決定和行動至少有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就是純公關策略,通過講漂亮話,站在大義一邊,為自己增加籌碼;第二個維度我認為是他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或者說期許就是如此。他這種行動不完全是表演和策略。Kendall的矛盾之處在于他既是Logan一系列作為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這造成他既虛偽又真誠。他出身在Logan的家庭,生活無憂,耳濡目染他學會了做典型的Roy式利益計算,但他自身又無時不刻不受到Roy家族內部父權制或者說等級制壓迫(即便他在這個制度里已經(jīng)排到很高的位置了)。
他對自己的各種不堪行為(吸毒、偷盜、性關系、車禍過失殺人)固然負有責任。但我們不應忽視外部誘因的重要性。如果回頭去看,第一季他造反失敗后復吸這個事其實一定程度上是Logan促成的。之前本來Stewy要勾引他吸毒,他都很克制不上鉤,但Logan一系列人事任命(把他重新發(fā)配做亞洲事務,Logan自己重新做CEO)和決策(收購地方電視臺及一些在Kendall看來很垃圾的公司)讓他決定第一次造反。那次造反Kendall其實有情有義,做決定的時候甚至認為自己是在幫Logan,不讓Logan因為自己的老糊涂毀了公司。結果Logan對他完全不講情面,直接把他掃地出門。更別提第一季結尾到第二季Logan對他的控制以及第二季結尾讓他背鍋坐牢的決定對他產(chǎn)生的影響。
所以Kendall在上集無法一擊必殺Logan之后,這集就像應激反應一樣,激進地塑造自身形象,甚至在自家公關反對的情況下還要去參加諷刺自己的喜劇節(jié)目。但這種應激反應最終造成反噬。雖然一定程度上Kendall內心真誠地相信他所宣稱的那些東西,但他激進的人設塑造和他自己的出身及追逐利益行為始終存在張力。在外人看來他這就是“既要又要”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的行為。這就讓Shiv有機會搞反擊,給他的人設塑造策略制造了一個致命性的disruption。
Disruption指涉的第二層劇情自然是Shiv的公司內部大會被Kendall打斷這件事。Shiv與Logan的關系和Ken,Roman甚至Con與Logan的關系都不太一樣(Con和Roman的性格其實都是Logan高壓下的結果)她因為長期在公司外搞民主黨那套身份政治,自身又是女性,受Logan的壓迫(特別是言語暴力)其實在一群兄弟姊妹里是最少的(雖然上一季CEO這個事上她也被Logan忽悠)。Logan對幾個兒子經(jīng)常強力壓服,言語辱罵不斷,但對Shiv很少這么做,更多是拉攏 忽悠。這反而使得Shiv在利己這條路上比Ken走得要徹底。她對Logan的怨念沒那么深,談及“政治正確”和大義也完全是策略化的。這也是為什么她在晚宴上勸說Ken的時候完全無法說服Ken,Ken雖然也是在立人設,但Ken內心確實有反抗Logan的深層驅力,而Shiv對Logan也好,對Ken也好完全是利益計算(雖然把Logan來電設成薩達姆,但一旦對自己有利,就完全倒向Logan)。Shiv對公司業(yè)務其實了解有限,所以為了鞏固自己在公司內的權力,能做的也就是整頓公司內部文化,表明改革意志這種事,誰想到還被Kendall給disrupt了。Kendall導致自己利益受損,Shiv完全將之視為私人恩怨,反擊最徹底、無情,一定要把Kendall搞臭。Roman和Con都做不到她這么決絕。
Shiv其實一直都有點自作聰明的傾向。Kendall的做法固然有損她顏面,但還是純策略手段,對Shiv的傷害是相對有限的。一方面Kendall并沒有明確向公眾和公司公開表明這是他的行動(外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公司內不滿員工的作為),另一方面,Kendall的做法本質上是嘲諷,并不是明確的控訴,對Shiv在公司內的聲望有害,但并不真的有損她人格和信譽。如果說Kendall的攪局算是常規(guī)武器襲擊的話,那Shiv的作為直接把戰(zhàn)爭升級到了核戰(zhàn)級別。Roman和Con反對她這么做固然有親情元素,但Roman和Con其實有意無意地注意到Shiv的這個抉擇可能會帶來很嚴重的后果。一方面他們不能確認Shiv掌權后會不會用這招對付自己。另一方面,而且也更重要的是,Shiv這種人身攻擊的搞法可能會打開潘多拉的魔盒。無論是歷史經(jīng)驗還是理論思辨都告訴我們,共同體內部維持各自顏面的“虛禮”和“客套”,表面上看是些形式、是虛偽的,但這些形式有實際的外部效應。Shiv打破家族成員間的顏面、打破一些潛規(guī)則底線、打破這些純形式的虛禮,事實上就導致了Roy家族內部的“禮崩樂壞”?;貞浵挛簳x南北朝“父慈子孝”的歷史,回憶下西羅馬衰敗后的西歐亂象,我們不難想象這種“禮崩樂壞”可能具有的破壞力。Con上集反對打倒Logan就有這方面的考慮(雖然Con經(jīng)?!暗艟€”,但作為半吊子歷史愛好者,他這方面確實有洞見),Roman可能情感元素多一點,但他也知道,這么做很可能會反噬全家人。
第三集最后的disruption自然也就是結尾FBI的突襲。FBI這個時間點突襲的原因劇集其實沒有明確給出,而是留白,給了幾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是總統(tǒng)(明顯指涉川普式保守派總統(tǒng))對Logan的不滿。雖然劇中Logan威逼利誘之下似乎和白宮達成交易,但這種威逼利誘也可能讓白宮對他的破壞力頗為忌憚,所以先下手為強。第二種可能性就是Gerri的分析,這是司法部二把手怕?lián)韶熑?,同時給自己攢政績(沒執(zhí)行白宮意志)的行動(第一集和這集都提到司法部下屬官僚和白宮的關系),這種級別的公司丑聞美國司法部完全不管不顧真的說不過去。第三種可能就是Kendall這邊法律戰(zhàn)線(其實這才是矛盾核心,人設問題對他其實不重要,而對Logan來說,搞不定法律問題的話把Kendall批倒批臭一點用都沒有)推動的結果,他和律師Lisa的電話里提到要促成美國聯(lián)邦政府對公司的突襲。還有一種可能性是Kendall回總部的攪局讓公司內外各種利益團體和勢力看到了Roy家族內部的分裂,決定徹底搞倒他們(要注意,Kendall回公司的決定是看到白宮助理到自家電視臺接受直播采訪后做出的)。這集雖然Kendall重心放在人設塑造上,但他也清楚法律問題是核心。網(wǎng)上也有人分析說是Tom為了換取赦免干的,這不無可能,但根據(jù)目前劇集給出的信息還不好下定論。當然,這次突襲也可能是上述各種因素的綜合后果。
前面分析了很多劇情維度的內容,但我認為,我們不應把對Succession的關注局限在劇情的討論上。第三集最出彩的地方在于,這集內容給人的感受也像對第一第二季及本季第一二集的disruption。第三季前兩集敘事節(jié)奏很好,但稍稍讓我感到失望的是好像又回到公司內部權力斗爭,雙方對決你出一招我出一招的戲劇套路。第三集的劇情內容和敘事形式(比如在FBI突襲的原因這種關鍵劇情上留白)才算把第二季結尾暗示的多重可能性維度展示出來:每一個人都做出行動和抉擇,但這種行動與抉擇的對他們個人、周圍人乃至對整個社會產(chǎn)生的影響并不是他們自己所能控制的。
看過第三集臨近結尾那一小段Kendall對著鏡頭在走廊里行走的長鏡頭之后,真的還會有人認為本劇唯一重要的內容就是誰最終繼承大位嗎?
好多觀眾(包括我自己)要么經(jīng)常代入Logan角度批他幾個子女不爭氣,要么把分析重點放在誰會登上王位上。但我們本就不應該把Succession視為一個簡單的現(xiàn)代宮斗劇。Succession固然利用這種“宮斗”制造了看點,但從第一季第一集起,Succession的劇本和影像始終有一層指向所有主要角色的批判維度。編劇其實用了很多諷刺喜劇式的劇情橋段和鏡頭干擾觀眾對劇中角色的移情,提示觀眾站在一個批判的外部角度看待劇中角色,從來都不吝惜素材揭露、批判Logan式專制資本家對從他家庭成員到普通民眾的負面影響。我們不妨回想下第一集第一集Logan送給窮苦孩子的手表,回想一下第二季第三集在匈牙利Logan讓一群人玩“Boar on the floor”那一段的壓迫感。
這些批判的內容指向了所有角色,包括Kendall、Greg甚至Ewan這些看上去相對不那么可恨的角色(Kendall自身既真誠又虛偽的矛盾,Greg始終以自己利益為導向的行動,Ewan表面上天天高舉左翼旗幟,但第一季交代過,他參加了越戰(zhàn))。
其中編劇對Logan的批判其實最為明顯。很多觀眾經(jīng)常為Logan老辣的手段所傾倒,覺得他很牛,有能力,但卻忽視了Logan具有破壞性的一面。
Logan極強的權力控制欲某種程度上讓他對公司的治理走上了《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皇帝治國的道路。作為掌舵者,他玩弄權術很在行,但公司內部危機一大半恰恰是他自身造成的:第一季最開始的債務,公司轉型遲緩與傳媒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方向的脫節(jié),一味擴大規(guī)模收購卻不做深層結構調整,內部的各種政治不正確文化……對幾個子女生命中經(jīng)驗到的的問題,Logan也負有極大責任。Ken第一季的優(yōu)柔寡斷,Roman既自大又自卑的自我矛盾,Con的“掉線”,Shiv的見風使舵幾乎都是他自己言傳身教和言語暴力的后果。
第三集結尾,Logan自己也要面對真正難以逃避的難關了,而他未必就不會被自己的言行所反噬。
PS,Greg和Tom這季的關系表面上延續(xù)了前兩季,但又有明顯不同。前兩季兩人明面上一起工作,暗地里互坑。但這兩位既是家里人又不完全是家里人的處境到這一季似乎促成了他們的騎墻派聯(lián)盟。Tom雖然向Logan獻祭自己,但顯然也有自己的算盤,忙著給自己找律師。Greg雖然在幫Ken執(zhí)行散布消息的計劃,但暗中也幫了Tom,把Kendall攪局的信息告訴Tom(Ken只讓Greg在中低層散布消息,但Greg還是打給了Tom,而且之前他也把Shiv見Kendall的信息告訴了Tom)。
PPS,嚴重懷疑Kendall助理Jess這個角色是編?。↗esse Armstrong)給自己在劇集中設計的化身(狗頭)。明明是個純功能角色,但一出場就很亮眼,這集藍色衣服好看死了。
第四集 既F**k you,又God bless!第四集顯然是承上啟下的過渡集。交代上集各種disruption產(chǎn)生的余波,介紹新角色給未來劇情發(fā)展做一些鋪墊。根據(jù)下集預告,第五集故事推進到股東大會,真正的腥風血雨還要等一周。但這不代表第四集是純功能性的單集,更不意味著這集很無聊。Logan和Kendall這對核心角色的關系在這集得到了非常深入的刻畫。
先說Kendall吧。第四集的Kendall顯然比第一第二季甚至第三季前幾集的時候更tough。
Kendall在第四集開頭馬上就調整狀態(tài),沒有沉浸在第三集結尾人設塑造失敗和自我道德期許永遠得不到實現(xiàn)的失望情緒中。外部原因如我之前分析第三集所說的那樣,在雙方斗爭的核心場域——法律戰(zhàn)線(Kendall的公共人設、觀感對股東和董事決策的影響不能說沒有,但除非Kendall人設崩塌影響他們掙錢,這不會是他們關注的最核心問題,而法律戰(zhàn)的走向和結果必然會左右董事會和股東對領導層的選擇)——Kendall到第三集結束時還握有主動權,而FBI的介入更是加大了他打倒Logan的籌碼。
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Kendall的內在轉變。
KendallLogan和阿德里安布羅迪飾演的Josh會面這一條敘事線無疑是第四集的重頭戲,這是上集FBI突襲的后果之一。Josh這種持股比例雖然無法控制公司,但又能在關鍵投票上左右股東大會投票結果的股東。為了保證股東大會的表決結果不影響家族對公司的控制,Logan也同意讓Kendall一起去見Josh。Logan先讓Frank、Carl和Gerri等人向Kendall提出建議,Kendall不接招。Logan不得不請自下場,但又不愿意損害自己的威嚴,用家長教育小孩的語氣說:
Come! Behave appropriately!”要是第一季、第二季的Kendall,單單Logan這種語氣都會明顯影響他的行動和判斷。但S3E4里的Kendall面對Logan不動如山。在退出電話會議前,撂下了這么一句話:
So, f**k you and God bless.”Kendall這句臺詞,有意無意地表達了他對Logan的真實態(tài)度——愛與恨的疊加態(tài)。這種疊加態(tài)曾經(jīng)是Kendall面對Logan時最大的弱點:第一季Kendall無論是權力爭奪還是具體事務管理,幾乎處處模仿Logan,甚至到第一次造反的時候都是以不要讓Logan自己毀了自己公司作為說服自己和別人推翻Logan的理由;第二季前期,Kendall完全被Logan掌控,甚至連上天臺“自殺”都被Logan盯得死死的,直到季末被Logan徹底推出去背鍋才做出反戈一擊。
但在S3E4以后,這種疊加態(tài)似乎成為Kendall應對Logan的有利武器,他仍然關心Logan,但他對Logan的情感并沒有影響他的判斷和行動。
Succession的劇本一向以擁有大量精彩臺詞著稱,但在S3E4中,編劇團隊在臺詞上恰恰做減法。第四集中多次出現(xiàn)KendallLogan兩人無言相對的場景。這種“無語”反映了兩人關系的擰巴,而這些場景和有臺詞的對話戲構成意涵豐富的互文,讓Logan和Kendall這兩個角色顯得更加豐滿,也把兩人相互之間的張力,兩人各自內心的張力充分地呈現(xiàn)到觀眾眼前。
比如LoganKendall和Josh在懸崖邊上吃飯開會那場戲。盡管Kendall和Logan使出渾身解數(shù),但還是很難說動金融界老油條Josh。Logan不得不以一種帶有表演性質卻又極其真誠的方式向Josh表達他對Kendall的肯定,Josh聽完這段話才最終改變態(tài)度。之后Josh跑到一邊接電話,Logan和Kendall再次陷入長時間的沉默,之后Kendall望向Logan, Logan只回了一句:
What?"首先,Logan那段話當然是談判策略。他在Josh面前放低姿態(tài),投其所好,表演一種從容,愛護Kendall、力求和解的態(tài)度。因為從前面的對話可以看出,Josh作為投資者,很看重公司的穩(wěn)定,他沒有明顯偏向LoganKendallStewy(一會兒示好Kendall,一會兒幫Logan說話,一會兒又說他還有其他選擇)更關注的是自身利益,公司未來會不會繼續(xù)動蕩下去影響股價才是他關心,所以無論之前Kendall怎么講未來愿景,Logan怎么強調公司基本面沒問題都說服不了他。Logan看出關鍵點,釋放“和解”信號,一定程度上打消Josh的顧慮,促成他態(tài)度轉變(我不認為這里Josh是偽裝騙Logan,從他的角度來考慮,他需要權衡各方的報價,Logan這套說辭并不差,可以接受,就像他自己講的,他本身干金融,其實不需要Stewy)Logan這段話的第二個維度則是通過夸贊Kendall的方式向Kendall“示好”,意圖影響Kendall的判斷和行動。但后面二人無言以對的這段戲表明,Logan這段話既是策略和表演,又一定程度上是真心話。兩人都覺察到了其中的誠意與情感維度,但從理性的利益計算出發(fā),兩人都在研判對方的目的和反應,都在處理自己對對方愛恨疊加的矛盾態(tài)度。
這一段戲的臺詞、視聽建構、表演都是一流。通過鏡頭語言呈現(xiàn)角色情感、態(tài)度的不確定性而不是用類型套路來框定角色。在無聲與有聲的交織、互文中,構建起一整個復雜的情感和意義場域。換言之,這個情感和意義場域很難被單一的敘事或者說闡釋所還原,呈現(xiàn)出多樣的生命體驗、情感空間和情節(jié)發(fā)展可能性。
同時,這一段也是我認為Kendall有別于前兩季的重要論據(jù)。如果是第一第二季,見到Logan做出這樣的表態(tài),Kendall早就對Logan感激涕零,徹底拜服了(第一季第一集的時候Logan對著Kendall和藹可親地忽悠幾句甚至能讓Kendall在不看合同的情況下就把新的信托協(xié)議給簽了)。然而現(xiàn)在的Kendall即便在商業(yè)上可能還不完全成熟(他對Josh的判斷總是不準確)但至少在面對Logan的時候已經(jīng)比以前更加游刃有余。首先,他熟知Logan操縱兒女時一手胡蘿卜一手大棒的手法,有警惕。其次,他也不是沒聽出Logan贊賞他的話具有真誠的維度。更重要的是,即便他知道Logan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是誠實的,他也能冷靜地處理對Logan的情感。
最后Logan發(fā)病那一段也值得一提。我個人不認為Roman最后對Kendall的指責是站得住腳的。首先Roman沒在場,不知道具體情況。其次,Roman最沒資格對Kendall做這種批評,第一季第一集Logan病發(fā)直接原因就是Roman和Shiv抵死不簽新的信托協(xié)議,第二季Logan掌摑Roman的時候也只有Kendall(他當時是完全被Logan所控制的)出來護著Roman。
另外,我很高興編劇在這一集再次提醒觀眾Logan身體不行這個事實,第一季Kendall初次造反失敗以后,Logan殺伐果斷,身體也沒再出特別嚴重的問題,讓很多觀眾經(jīng)常不自覺地對Logan產(chǎn)生移情,把他的種種行為合理化。但其實我認為這部劇始終對Logan及他所代表的的一類人有明確的批判,身體其實就是Logan式人物自作自受的一個表現(xiàn)或者說隱喻。這集Logan病發(fā)這個事,Logan自己的責任最大?;爻谈缸佣纷炷且欢?,Kendall那些看上去像是故意刺激Logan的話表面上促成他發(fā)病,但同時也提醒-指出Logan自己極強的權力欲和控制欲才是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第四集后半段,和Logan基本敲定協(xié)議以后Josh提出讓車來接他們三個人。當時Kendall其實就已經(jīng)擔心Logan吃不消,問他要不要休息一陣,給了Logan一個臺階下(之前二人剛到Josh家的時候,Josh提議散步,Logan立馬問有多遠,Kendall在那時候應該就看出Logan可能身體吃不消,Josh的提議可能也是有意為之)。Logan其實完全可以用一種靈活且不失體面的方式應對(比如開個玩笑自嘲年齡大之類),但他為了在Josh面前展現(xiàn)自己的掌控力,硬挺,最后反而導致好不容易談好的事情因為自己身體狀況暴露而搞砸。
最重要的是,這段散步發(fā)病戲可能構成了對整部劇(包括其未來發(fā)展)的隱喻。第一季Kendall就已經(jīng)察覺到(編劇也一直在暗示觀眾)Logan的真正的問題在他自己。但第一季Kendall對此的理解(以及編劇著重呈現(xiàn)的部分)還僅僅停留在Logan年老體衰決策力下降這個維度?,F(xiàn)在的Kendall才看出(編劇也通過第二季第三季以來的情節(jié)發(fā)展更明確地指出)Logan的問題是結構性的,深深根植于Logan自我構建的身份-同一性(identity)之中:無限制的權力欲且毫無自我反思意識。其實分析第二第三集的時候我就提過,從第一季以來,Logan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公司債務,子女的各種能力和性格缺陷,各種僅僅有利于他掌握公司但不一定利于公司發(fā)展的商業(yè)決策,甚至,Kendall造反這件事本身。
但Kendall的命運,目前仍然與Logan緊緊綁定,無論是早先崇拜Logan也好,還是現(xiàn)在與Logan相對立也好,Logan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成為他生命中構成性、基礎性的部分。他現(xiàn)在需要通過反對Logan來構建自己的身份-同一性(identity),換句話說,他的生命經(jīng)驗仍然以Logan對他的影響為可能性前提。上一集的評論中我說過,Roy家族“宮斗”當然是吸引觀眾看下去的一個重要因素,但編劇顯然也為這部劇提供了其他值得關注的維度,其中就包含對Logan代表的一整套政治經(jīng)濟學制度和ideology的批判,而這種(否定性)批判的另一面就是對Kendall命運的(肯定性)構建?!皩m斗“成功并不一定能讓Kendall獲得真正的解放。真正的解放既需要他擺脫對Logan的崇拜和依賴,也需要他擺脫與Logan的對立,他現(xiàn)在有做到這一點的潛力,但也有細節(jié)表明他可能做不到(比如說他對孩子的態(tài)度比第一季是明顯退步的,第一季他也談不上是好父親,但還嘗試在Logan面前維護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關系,但這一集他甚至直接把孩子交給Jess來管,反而越來越有Logan的味道)。
Succession最終成為一部神劇還是僅僅成為一部好看的、有戲劇性的優(yōu)質劇,很大程度上就看編劇對Logan和Kendall這對核心角色的關系塑造能否呈現(xiàn)出多樣的可能性與闡釋方向,目前為止,編劇都做得很好。
Shiv這一集既表現(xiàn)出自身能力,又表現(xiàn)出自身的限度。能力體現(xiàn)在她輕松降服不聽話的主持人(上一季的那個被懷疑有納粹傾向的保守右翼主持人)。限度體現(xiàn)在她對待Carl和Tom的態(tài)度,對Carl盛氣凌人完全違背了Logan現(xiàn)在要團結周圍人的原則(Logan只是讓她監(jiān)控Carl,但她直接去威脅一番),對Tom的態(tài)度則是從第一季延續(xù)至今的老問題:她那種實用主義的待人態(tài)度實際上恰恰是最不實用的,Tom未來可能會成為一顆炸彈。
Greg這集的叛逃也在我看來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他和Logan他們的律師簽訂共同辯護合同其實什么都保證不了(Tom按理來說應該也簽了共同辯護協(xié)議,照樣跑去找第三方)Greg從第一季以來目的性一直都很強,未來很有可能再次改變陣營。好多人是在他偷偷留下文件證據(jù)那一段以后才察覺到Greg的能力,但其實剛到Roy家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野心。他之所以能留下來工作,其實和他第一季第一集在Logan車里暗示Logan他可能能在未來幫Logan搞定Ewan的董事會席位有關,那時候他就有很明確的利益交換意識了,只是因為才到新環(huán)境,比較緊張所以好多人覺得他好像什么都不懂。另外,第四集里Kendall得知他叛變似乎也不是很慌。這有幾種可能,Greg是掌握關鍵證據(jù)的關鍵人物,Kendall放他叛逃,要么是安插臥底,要么是有其他后手。當然,也不能排除Kendall真的疏忽這件事,畢竟前幾集他對Greg似乎也不是很上心。
這集對Tom的刻畫也很厲害,尤其和Greg交涉那一段,表面上看Tom好像還是用老方法操控Greg,言語霸凌那一套依然信手拈來,但編導恰恰通過這段對手戲的特寫鏡頭,讓演員盡可能表現(xiàn)出Tom在這種“貌似”輕松的狀態(tài)下深深的無能,展現(xiàn)這種無力感帶給Tom的痛苦。就像Tom自己說的,他現(xiàn)在相較于Greg的地位可能還更低,Greg手里還有關鍵證據(jù),投哪邊都行,司法部找上門也可以通過辯訴交易擺脫刑期,而Tom手上什么牌都沒有,但責任基本上甩不掉。
PS,Con這集竟然也展現(xiàn)出十足的進取心(雖然競選總統(tǒng)這個事依然很“掉線”),嘲諷Shiv人肉圖章,至少能在嘴上把Shiv懟得啞口無言。Roman就比較讓人失望,他這集搞的事情基本是上集Shiv公開信的縮水版本,像是急于獲得Logan重視的應激反應,沒有Gerri提醒差點還坑了自己。
PPS,繼續(xù)磕Kendall與Jess的CP
看完第五集以后我的第一感受是,迷惑和混亂。這是我對第五集的稱贊,而非批評(我這么說沒有絲毫反諷的意味)。和上一集做減法不同,這集的情節(jié)、臺詞密度都很高,所以這集我重點分析劇情。
相信不少觀眾都會對第五集結尾的Kendall感到迷惑:Kendall到底在干嘛?跑到股東大會臺上“布道”,結果下面得知和解協(xié)議已經(jīng)簽訂的不少股東們面對他的發(fā)言滿臉尷尬。接到Logan助理會面通知,興沖沖跑去見Logan,結果被Logan擺了一道,Logan還徹底屏蔽了他的電話。而電話臺詞里那條Kendall孩子寵物兔被Kendall坑死的故事線似乎也暗示Kendall本集行動不顧后果,以致自食其果。
相信對于不少觀眾而言,Deja vu的感覺撲面而來,Kendall似乎又像第一季一樣,因為自己的莽撞、猶豫、偏執(zhí),關鍵時刻掉鏈子,輸?shù)舻籽潯?/p>
但是,我們真的能做出這樣的判斷嗎?這也是第五集讓我最感迷惑的地方。我會在接下來的分析中,闡述我的困惑,同時說明,為什么劇情讓我產(chǎn)生的困惑恰恰是編劇高超技藝的體現(xiàn)。
第五集終于推進到主線劇情的一個關鍵節(jié)點——股東大會。股東大會會決定公司的掌控權花落誰家,但看過的觀眾都知道,這一集,股東大會實際只是背景板和角色行為背后的驅力來源,并不是第五集劇情真正的內容。
第五集真正的主線,是Roy家族和Sandy-Sandi-Stewy的3S組合簽訂和解協(xié)議簽訂過程。而他們現(xiàn)在談的這個協(xié)議,其條款最早出現(xiàn)在第二季最后一集。
理解這個協(xié)議出現(xiàn)的語境有助于我們理解第五集各個角色的行動和收益。先回顧一下第一第二季圍繞惡意收購展開的情節(jié)。第一季后半段,第一次“政變”失敗后,Kendall伙同2S(Sandy-Stewy)發(fā)起對自家公司的惡意收購。雖然Kendall因為自己掉鏈子,被Logan暫時收服,但Stewy和Sandy還是繼續(xù)在推進收購事宜。Logan確定對抗惡意收購的目標之后,安排了一系列反制措施,首先是毒丸計劃(這個對抗收購的戰(zhàn)術),戰(zhàn)略上,Logan企圖收購皮爾斯家族的媒體,組成一個具有壟斷性質的傳統(tǒng)媒體巨無霸以挫敗3S的收購。第二季中段,對皮爾斯的收購本來接近搞定,但是郵輪事件突然被媒體泄露出來,皮爾斯方面拒絕收購。對此,Logan采取了多重應對措施,首先是任命職業(yè)經(jīng)理人做新CEO,展現(xiàn)對未來公司的規(guī)劃、安排以穩(wěn)定股東,另一方面是找資金,期待能被私有化。但新CEO的事因為郵輪事件越鬧越大,對方從利益和道義角度出發(fā),決定拒絕合作。私有化的資金來源最后也被認為不靠譜。Logan在S2E10基本窮盡有效手段的情況下和Kendall(他們當時在希臘)一起找到Stewy,提出和解方案。
當時Logan給出的條件是:讓出三個董事會席位(包括Ken的),白紙黑字確定3S(當時是2S)一方對未來繼任CEO的選擇有發(fā)言權,自己移除毒丸計劃,對雙方共同商定的條款做戰(zhàn)略評估,停戰(zhàn)。當時Stewy拒絕和解,理由是他們在說服越來越多的股東可以搞定股東大會(當時Roy一家因為郵輪事件,處于風口浪尖,Stewy完全有理由自信),所以不需要和解。這也是為什么Logan決定讓Kendall背鍋,他需要找一個重量級角色背鍋,讓郵輪事件平息,否則沒法贏得股東支持,繼續(xù)保留家族的代理權。
在第三季前四集中,和3S簽訂和解協(xié)議這條線在S3E2、S3E4有提及。
第二集,Kendall在和Con、Roman、Shiv交涉的間隙和3S進行秘密會面,提議在維持希臘協(xié)議條款的基礎上踢開Logan,這樣做既可以避免股東大會的不確定性(股東大會對雙方而言都沒有十足把握,且贏家通吃輸家血虧),也可以真正鞏固3S在董事會的地位。Kendall當時就對3S指出,即便Logan和他們按照希臘協(xié)議和解,讓出董事會席位,Logan也必然運用各種手段讓3S在董事會邊緣化,所以協(xié)議中必須把Logan趕下臺。(從第五集Karl、Gerri等人去談判的時候對3S提議的反應也可以看出來,他們確實有手段做到這一點)
這也就解釋了第二季結尾Kendall抉擇的深層考慮。Kendall第二季結局的選擇打亂了Logan的部署,有力回擊了Logan。首先,郵輪事件不但沒有被壓下來,反而擴大了影響(而打消郵輪事件影像就是當時Logan選背鍋俠的最主要目的)。其次,股東對Logan的信任也因此進一步受到動搖(想想第四集的Josh)。同時,Kendall的行動也許還有這樣一層考慮:讓公司甩掉Logan是一種處理郵輪困局讓家族和公司重生的解法。因為Kendall的做法,其實給那些還在猶豫(既懷疑Logan對公司的價值,又不完全信任3S)的股東提供了3S全面收購公司或者Logan繼續(xù)掌權之外的第三選項:Logan這個“壞人”對郵輪事件負全責下臺,Kendall立“好人”人設積累籌碼上臺,Roy家族繼續(xù)控制公司,3S進入董事會獲得實際參與公司戰(zhàn)略規(guī)劃的權利。
第四集關于協(xié)議的劇情不多,就是Shiv去干預Karl那一段:Shiv去詢問Karl和Frank和3S談判的進展,二人說談判基本沒有大的進展。
回顧了這些劇情,我們再來看Kendall這一集的行動以及各個角色對協(xié)議的反應,就會發(fā)現(xiàn),第五集的結局其實非常曖昧。
本集開場后不久,F(xiàn)rank就告知Kendall,如果實在達不成協(xié)議Logan有決心進入股東大會的投票程序,而不是和3S簽訂和解協(xié)議。當時Kendall就有些怕Logan壞了自己的計劃,立馬叫來Stewy再次商定協(xié)議。一開始Stewy還虛張聲勢,說大不了輸了股東大會他選擇下一家公司收購。但Kendall用三個理由說服了,首先,指出Stewy的鈔能力也不是無限的,其次,指出了Stewy和Sandy的目標事實上存在差異(Stewy的目的歸根結底是賺錢,Sandy則不完全是商業(yè)考慮,有擊敗并羞辱自己死敵Logan的想法,第二集Kendall和3S會面的一個細節(jié)也是佐證,當時Kendall說理解Sandy要搞Logan的想法,Sandi直接解釋說她爸完全是從商業(yè)角度考慮,其實這里Sandi的刻意解釋已經(jīng)露怯)。不過說出這兩個理由的時候Stewy尚且鎮(zhèn)定,直到Kendall說出第三個理由(即Frank透露的信息)。Stewy聽了以后直接秒慫。上面是圍繞協(xié)議Kendall做出的第一個行動,說服Stewy同意和解。
Kendall針對協(xié)議的第二個行動是,悄悄打電話給Shiv,告訴Shiv不管3S那邊怎么虛張聲勢,都一定要推動和解協(xié)議簽署。
之后Kendall對和解協(xié)議做出的行動事實上是對危機的應對處理。Logan因為發(fā)病,把Shiv他們一開始談好的協(xié)定否決,消息傳到Kendall那里。Kendall先指責Stewy他們加上取消私人飛機這種可能影響協(xié)議達成的條款(Stewy回應說他和Sandy的合作確實有縫隙,也再次證實了Kendall對3S內部關系的判斷),隨后親自跑到Roy家基地敦促他們達成協(xié)議,還了解到Logan發(fā)病的信息。
我剛看完第五集的時候很困惑。在這集結尾編導用剪輯、臺詞等方式營造出一種Kendall 顧頭不顧尾又拉胯的感覺(比如兔子故事線的奇葩結局,Kendall發(fā)言時部分股東的微妙表情,Karolina等人對Kendall發(fā)言的評價,Logan最后拒絕接電話還屏蔽號碼的決定)。但細細想一下Kendall圍繞和解協(xié)議所做出的行動,基本上都實現(xiàn)了他的目的,獲得了回報。我們甚至可以說他在幕后操盤。這也是他為什么最后上臺的時候堅持說自己贏了的原因。Kendall最后等Logan會面的時候甚至是勝者姿態(tài),滿臉興奮,似乎認為Logan要是來和自己談條件。
本集給我的這種困惑感其實也標示出Kendall未來命運仍充滿不確定性。首先他上臺發(fā)言的行為,雖然有一定合理性,但收獲的反饋現(xiàn)在很難說好還是壞,鏡頭里部分股東的反應曖昧,Logan方的PR覺得他在自毀形象,但他的PR團隊收到的反饋不差(雖然可能是迎合他的說法)。其次,他的計劃要成功,達成和解協(xié)議只是第一步,下一步的核心像我前幾集分析的那樣,是法律戰(zhàn),如果不能在司法上給Logan致命一擊,他上位就很困難。而現(xiàn)在Greg又叛逃到Logan這邊,司法部那邊的態(tài)度目前似乎對他不利。最后Sandi和Shiv進入董事會也可能是搖擺因素。Sandi的目標可能和Sandy、Stewy都存在不一致。Shiv就更不用說了,一切行動的目的都是滿足她自身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的行動(以兔子事件為代表的)有時候真的是Reckless,這種Reckless可能是他未來獲得自我救贖的途徑,但也很可能使他徹底墮入深淵。在這集結尾,編劇(很高明地)沒有對此給出標準答案。
Shiv這集看似收獲最多,但她其實恰恰是幾個主要角色中,從第一季至今幾乎沒有角色成長的一個。她所有行動都是服務于自己利益的實用主義,但這種實用主義我之前就分析過,在董事會拉攏盟友的過程中可能恰恰是最不實用的,更別提她缺乏公司管理經(jīng)驗的同時又對處理實際事務的手下頤指氣使這個硬傷。連Logan的胡話(AKA某種意義上的心里話)里對Frank的態(tài)度都比她對手下展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高明,Logan至少還知道,對Karl、Frank這些真正干事的人,要胡蘿卜和大棒一起上,而不能只是當工具使用。最后,盡管Shiv這集很主動,在Logan無法決策的時候自主決定,幫公司解決緊急的問題,但這種“解決”也讓家族對公司的掌控力下降。是不是和第一季引進Stewy力量解決公司債務問題的Kendall很像?而且Kendall當時被Logan罵之后對Logan和公司還有忠誠度,是后來發(fā)覺Logan病太重,且因為一些列誤會和Logan決裂后才決定造反,而Shiv談協(xié)議的目的完全是為了自身利益,某種意義上以犧牲自家整體利益為前提給自己撈好處(董事會席位)。在協(xié)議達成后也沉不住氣第一時間就開始攬功,在Logan眼里觀感可能比當年的Kendall更差,這集最后直接對她爆粗口也許是一個預兆。另外,她對Tom坐監(jiān)獄焦慮不管不顧的態(tài)度,有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后果。
Logan這集癡呆大半集,但清醒的時候判斷反而很準。他是最先意識到Stewy他們改變之前態(tài)度主動提出和解可能意味著對面有妥協(xié)空間,不應急于簽約(所以當時他要求Shiv他們去3S那里榨出點有利條件)。另外,他也意識到簽約背后可能存在的隱患,這也是他為什么堅持要等投票(不管是虛張聲勢還是真不怕投票)而且對最后達成的協(xié)議也不滿意的原因(這個協(xié)議進一步削弱了他的控制力)。最后對Kendall放鴿子,報了上一集Kendall放他鴿子的仇,也給了Kendall一個下馬威。不過Logan的未來總體我是不看好的。這集最后的結局他其實獲益不多,年齡、身體帶來的認知和決策能力下降也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我前面幾集也講過,他自己和公司現(xiàn)在面臨的大多數(shù)問題都源于他自己,所以不管他玩權術、搞談判的手段多么高明,他的未來都很難說光明。
Con在公司更進一步在沒看第三季之前完全想不到,但又非常合理,他這條線未來可能會對整體劇情都造成影響。Greg的局限性在這集得到充分表現(xiàn)。本季一開始我還覺得他有潛力,但現(xiàn)在看來他某種意義上是個背景不夠強的弱勢版Shiv,做事目的性很強,但這種目的明確的利己主義已經(jīng)開始損害他的利益:Kendall對他的的威脅不完全是虛張聲勢,而這恰恰是他只注意自身利益,做兩面派被人發(fā)現(xiàn)的后果;Ewan不給他留遺產(chǎn)的決定也是他自身行為導致的,而他事實上也沒有應對辦法。Greg沿著他走過的路繼續(xù)走下去的話充滿了不確定性。盡管Ewan給他的建議“Take yourself seriously"對他而言是真正有益的建議,但他可能根本聽不進去。
Sandy和Logan同時陷入某種程度上的失能狀態(tài)而雙方手下暗中匆忙交易的設定一方面頗具喜劇效果(Sandy得梅毒的梗從前兩季一直傳到這一季),另一方面也具有現(xiàn)實批判性。編劇通過這集的劇情發(fā)展標示出這樣一個事實,Sandy和Roy家族的對立不過是虛假對立,他們表面上擺出尊重股東的態(tài)度,大談自己維護股東利益,但他們真正關心的只有自己,這很難不讓人想到去年美國大選(正好就是S3故事對應的年份)。
Succession這部劇呈現(xiàn)出的種種迷惑和混亂現(xiàn)在很容易讓我聯(lián)想到西晉“八王之亂”。我這么說一方面是因為Succession的故事與“八王之亂”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某種相似性(中央逐漸癱瘓,繼承制度不明晰,共同體內部諸多勢力各懷有野心,最終把整個共同體帶向毀滅),更是因為Succession的故事和“八王之亂”的發(fā)生過程一樣充滿了混亂、迷惑和無力感。合格的美劇編劇都能寫出有邏輯和戲劇性的劇情,豐富且具有一致性的角色。然而只有優(yōu)秀的編劇才能寫出現(xiàn)實本身的非邏輯感和偶然性,寫出現(xiàn)實中具體個人的矛盾。Succession現(xiàn)在吸引我看下去的點,正是編劇建構的這種迷惑、混亂而又不可預料的現(xiàn)實感。
PS, 私以為Kendall這集真正迷惑的操作其實是強制要求保姆喂兔子吃bagel這件事,連Jess都看不下去了。
第六集可能是Succession第三季播出以來(至少在美國觀眾那里)評價最低的一集,IMDB上的單集評分才播出不到一天就已經(jīng)跌破9分了(單集分數(shù)在播出一段時間后回落很正常,但這集的分數(shù)跌得比前面幾集快)。不少差評認為臺詞有些過度復雜以至于不真實,同時單集的敘事結構有些散亂。這些批評意見不能說是毫無依據(jù)。第六集歸根結底是劇集小高潮后的過渡集,劇情爆點確實不多,而且看上去似乎確實與Kendall-Logan對決的“主線”劇情無關。但我以為,這些批評可能也忽視了第六集暗藏的一些重要細節(jié)。
S3E6的劇情并不是完全與主線無關,其復雜的臺詞和角色的塑造也息息相關,并不是純粹為了炫技,而且如果我們把S3E6放倒全部三季的語境中去看,就會發(fā)現(xiàn),S3E6和前面的部分單集有緊密聯(lián)系,并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散。
首先還是從Kendall說起吧。Kendall這集其實主要就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參加司法部的調查取證并決定開除Lisa,一件是試圖翻轉Greg和Tom的陣營。先說法律戰(zhàn)這條線吧。法律戰(zhàn)這條線是和主線緊密相關的,我上集就分析過,Kendall的三步走策略是先保住家族對公司控制,然后法律戰(zhàn)拿下Logan,最后在法律戰(zhàn)搞定Logan的基礎上讓董事會選自己當CEO。上一集股東大會結束之后,法律戰(zhàn)就是Kendall現(xiàn)在的工作主軸。但他現(xiàn)在法律戰(zhàn)上面臨如下幾個問題。第一,他的證據(jù)沒有一開始所有人想象的那么具有殺傷力;第二,他的律師Lisa和他的目標其實不完全一致;第三,法律戰(zhàn)不完全關乎法律。
證據(jù)沒有殺傷力這個信息是在Lisa和他的二人對話中交代的。當時Kendall在Lisa的律所為去司法部做取證(deposition)前的演練。根據(jù)二人談話,他有一些關鍵支出的收據(jù),但這些收據(jù)并不一定能把案子定為鐵案。經(jīng)??础栋凉琴t妻》《法律與秩序》等律政劇或者熟悉美國法律的朋友應該都能get到這個問題,大概Kendall的證據(jù)也許能證明Logan與郵輪門的遮掩有關,但并不能形成一條嚴密、不可懷疑的證據(jù)鏈坐實Logan的責任。同時Logan那邊很有針對性的做出對策,讓司法部和他的律師團隊目前疲于應付,抓不住重點。此外,這段還有一些細節(jié)值得注意,就是Kendall對取證本身并不是很上心。
這其實就引出來第二個問題,就是Kendall和Lisa的目標及態(tài)度(或者說價值觀)是不一致的。在Kendall這里,法律戰(zhàn)是手段,目的是打倒Logan,徹底清理Waystar內部的Logan派系,讓他上位。但Lisa看待這個事情的角度完全不同。Lisa給Kendall說了在法律維度上這個案子為什么難以坐實,以及在法律和管轄權適用上面臨種種問題,這說明Lisa對案子的態(tài)度是偏向于法律維度的。第一集Kendall能擊敗Shiv招攬Lisa很大程度上可能正是因為Lisa比較信任法律。去司法部取證之后Kendall覺得取證的方向不合自己的目的,故意高聲斥責司法部門,其實就是想刺激司法部的人拿出真動作,但Lisa不同意他這么做。這里Lisa對Kendall的批評還挺精準的,專橫但有時候又喜歡油嘴滑舌套近乎。第三季確實有很多細節(jié)(第三集關于喜劇的事,上一集股東大會上去發(fā)言的事)表現(xiàn)Kendall不聽團隊意見,一意孤行,對周圍工作團隊說的話也顯得有意接地氣以至于用力過度的感覺。但是,這里Kendall可能抓住了一個Lisa作為律師忽視了的問題,即法律和政治的關系?!罢ā薄奥烧边@些常見概念其實已經(jīng)表明,法律很難和政治脫離(無論是rule of law 還是rule by law,法律都和政治緊密聯(lián)系)。政治,歸根結底關乎共同體和公共事務(即便我們狹隘地把政治理解成權力爭奪,也不能忽視政治的公共性,一個人是沒法進行政治活動的,但只要地球上還剩下兩個人且這兩個人能對對方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政治就存在),而法律是維系政治共同體,處理公共事務的重要依據(jù)。
Kendall為什么要開除Lisa找新律師?因為在他眼里,對他而言郵輪門的政治維度遠比法律維度重要,如果僅僅把這個事當成法律訴訟的話,對他最后上位無益。所以雖然他開除Lisa的決定看上去是他自大的表現(xiàn)(自己丟掉自己選定的幫手,而且確實如Lisa所說,涉及司法部的法律問題不是他點菜,不可能完全服務于他的訴求),但不得不說,在他的位置上,這么做不無道理。因為這個案子他現(xiàn)在必須趁著美國現(xiàn)在的文化氛圍炒出政治影響,這樣才有助于他說服董事會。而如果按照Lisa的思路,等整個法律訴訟程序結束,他可能都50歲了(根據(jù)臺詞,Kendall馬上要過40歲生日)。這段圍繞Kendall和Lisa展開的劇情其實已經(jīng)說明,Kendall is truly Logan’s son。他和Logan對待郵輪門的態(tài)度非常相近,更重視其政治維度而不僅僅將其視為法律問題。所以表面上看上去這集結構松散,但還是圍繞Kendall和Logan交鋒的主線,交代了Kendall和Logan這兩個最重要的角色在股東大會之后的第二輪對決過程中怎樣發(fā)力,構成了一組對比。
明白了Kendall各種行為背后的動機,也就明白Kendall這集對Greg和Tom的態(tài)度。對于Greg,這集他就靠一條短信吊著,Greg試探性的問他怎么決定,他的回復說他還在思考選擇。這一招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Greg這集真的慌了一陣,還跑去找Tom詢問對策。對于Tom,Kendall這集表面上看沒有勸降成功,實際上卻句句戳中Tom痛點。雖然最后Tom還嘴硬說不覺得Kendall能贏,Logan在選總統(tǒng)之類的,但他愿意出來見Kendall這件事,本身就已經(jīng)向Kendall透露了不少信息。不過Kendall現(xiàn)在無法說服Tom確實有客觀原因,雖然他嘴上很自信,但根據(jù)這集的劇情,他現(xiàn)在法律團隊正處于混亂狀態(tài),實際上沒法保證Tom最心心念念的豁免權。(但這一點不是完全不可能實現(xiàn),Tom如果真投靠Kendall,去司法部作證,讓Logan負全責,辯訴交易之后還是有赦免可能性的)。
我在之前幾集的分析中說過,Logan公司、家庭面臨的很多問題固然有外部因素,但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作出來的。但Logan的控制欲和權力欲帶有自毀傾向并不意味著Logan很傻。上集股東大會他雖然總體上沒占便宜,董事會存在重大隱患,但至少他在公司的地位暫時穩(wěn)住。所以這集他馬不停蹄,利用他在公司地位暫時無憂這個利好條件,積極介入共和黨(上一集他和總統(tǒng)的聯(lián)系被斷掉了)內部權力分配,再建自己的政治管道。而有了這條政治管道加持之后,他又可以以此政治聯(lián)系為籌碼,增加自己在未來董事會權力分配中獲勝的幾率。
其次,Logan深知,介入共和黨或者說更廣義的美國保守派政治力量的權力分配,不僅對他自己,對公司的未來時至關重要的。短期內,他需要政治伙伴幫自己搞定司法部的問題,因為他和Kendall一樣清楚,郵輪門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長期而言,他其實也清楚,第一季Kendall甚至Roman對他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的挑戰(zhàn)和質疑并沒錯。Waystar這樣的傳統(tǒng)傳媒集團在新興科技公司崛起后面臨的競爭壓力是越來越大的,第一第二季Logan的對策,是通過收購搞壟斷,這與Kendall(其實Roman態(tài)度也相近)希望將公司轉型的戰(zhàn)略存在齟齬。到S3,折騰這么久以后Logan其實也調整了策略,至少Logan現(xiàn)在的策略已經(jīng)不是單純擴大集團規(guī)模,而是認真考慮積極應對新興科技企業(yè)和整個美國文化、政治氛圍的轉變。他的應對包含兩手,一手是借助保守派政治勢力打壓新興科技企業(yè),一手是主動對抗甚至塑造美國的文化轉向(當然他也不忘收購各種技術公司)。社交網(wǎng)絡的興起固然壓縮了傳統(tǒng)傳媒企業(yè)的生存空間,但也讓美國政治高度極化。進步派話語權的急速膨脹也催生了民粹右翼。這也是為什么Logan最后相中了民粹右翼或者說另類右翼Mencken。
這一集出現(xiàn)了三個候選人。第一個是副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看到現(xiàn)任總統(tǒng)被Logan媒體瘋狂攻擊的“慘狀”后極力跪舔Logan,暗示自己能壓制司法部和新興科技公司,但副總統(tǒng)年紀、形象都成問題。而且他給Logan的條件都只能解決Logan的短期問題。候選人Salgado的路線對于傳統(tǒng)保守派選民而言又太左了,而且Salgado左轉,意味著他是跟著左翼的議程在走。劇集中的現(xiàn)任總統(tǒng),身上種種細節(jié),影射現(xiàn)實中的川普(第三季新聞播報里提總統(tǒng)認知失調,明顯指涉了去年大選的時候媒體要求川普做認知測試的事情,還有第四集總統(tǒng)在電話里罵人被Logan和女助理嘲諷也指涉了川普言行被傳統(tǒng)精英瞧不上這個事實),但川普執(zhí)政四年之后美國右翼有了進一步發(fā)展。新出現(xiàn)的這個Mencken就不單單指涉川普了,他身上既有川普式民粹路線的煽動力,在政治議題上又比川普更進一步,更有活力,可以把這個人看作川普,Ted Curz,Tom Cotton等右翼政客的組合體。Logan之所以選擇這個Mencken,其實原因很簡單,用Roman的詞來說,就是很Cool。Mencken這類另類右翼不但不按照左翼的議程走,他還能把左翼的主張拿來自己這里重新塑造風向(也就是Roman提到的Overton Window),理論化的說法,他可以給右翼帶來某種選舉策略的范式轉換。這其實是Logan現(xiàn)在急需的。副總統(tǒng)只能在短期戰(zhàn)術上幫Logan翻盤,而Salgado這種中間派,政策、話題都徹底受限于左翼設定的議題,而Logan需要Mencken這樣的人來帶節(jié)奏,設定屬于右翼的議題。這樣,面對類似郵輪門事件這樣的丑聞時,Logan不但能防御,還能主動出擊,從長遠上看對Logan和他的右翼傳媒集團都更有利。某種意義上,在被新興硅谷巨頭長年排擠、壓制的大背景下,Logan需要給公司另辟蹊徑找了一個“增長點”。所以Mencken對Roman說,是Logan有求于他而非他有求于Logan(其實他也有求于Logan)。當然,Logan這個決定能不能達到他的目的,還要看之后劇情的發(fā)展(其實也要看美國現(xiàn)實政治的發(fā)展,畢竟這部劇有很多現(xiàn)實指涉)。而且關鍵問題是(我上集的分析也提到過),Logan重建的這條政治管道固然有用,但他本人年齡真的大了,而這些屬于他的私人資源不可能完全被他的繼承人繼承。他和其他大金主、政治力量構建的私人關系就不是KRSC任何一個子女所能繼承的。
歸根結底,Logan最擅長的還是操弄人心。他的各種手段在第六集得到非常全面的呈現(xiàn)。其實在初步考察各個候選人之后我覺得他基本就已經(jīng)中意Mencken了,但他自己不說出來,而是借他助理的口來說。應對副總統(tǒng)也是如此,副總統(tǒng)走廊上和他“偶遇”,他本人對副總統(tǒng)和和氣氣,但狠話又讓自己助理Kerry說出來。Roman和Shiv爭吵的時候吐槽Tom,Logan見狀立馬詢問Tom意見以示器重(怕Tom反水)。他知道Con跳反會殺傷自己,所以對于提名Con的事他不但不像之前一樣反對,反而故意裝作要嚴肅討論的樣子,最后又借其他人之口否決Con的提名,不直接得罪Con。
編劇Jesse Armstrong學的是American Studies,在英國政治圈待過一段時間,對英美政治非常熟悉。他之前就憑借政治諷刺劇《靈通人士》(In the Loop)拿過奧斯卡提名。這集他對美國政治生態(tài)的刻畫很有功力,并沒有落入兩種常見的敘事。第一種敘事是美國建國以來以各種形式不斷構建出來的民主神話敘事。第二種則是《紙牌屋》式犬儒敘事,在這種敘事中民眾完全受精英操控。編劇在這集寫出了美國政治甚至所有國家政治(即便古代封建專制國家政治)的內在張力:一方面,政治和資本精英能通過暴力或和平手段操弄民意,但另一方面,政治歸根結底是公共的,所以“民意”(盡管可以被塑造)又不完全被暴力或宣傳所操控,民意是政客不能完全無視的力量。這種張力也體現(xiàn)在Logan與Mencken的關系中,表面上看是Logan等金主選的Mencken,但Mencken之所以有被選上的實力,恰恰是他的主張能吸引相當一部分民眾的支持。這才是美國對政治現(xiàn)實。(這也是我為什么之前分析說Shiv被Logan忽悠回公司,擺脫劇集中的“桑德斯”參議院是昏招,因為美國政治圈,政治權力很大程度上要么源自民意要么源自資本)
和Logan相比,Shiv這集過于“天真”。說她“天真”倒不是說她有多高的道德水準,而是說她那種自作聰明的認為世人皆虛偽自私,根本不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和忠誠的cynicism。我前面幾集就吐槽過這種極致追求私利的實用主義看上去實用(聰明)最后恰恰是最不實用(愚蠢)的。在左派那邊,Shiv已經(jīng)沒了信譽,在右派這邊,她也不被信任。之前我就說過,如果說Logan是精致利己主義的話Shiv就是粗糙利己主義者,她這集提出的轉投民主黨或者選Salgado的方案,表面上當然是因為她不想支持共和黨極右翼,實際上是因為這兩種方案對她有利(民主黨方案利于她維護人設,而且她可以動用自己原來的人脈,Salgado則直接給了支持她當CEO的承諾)。但Logan很清楚真要照她的方案走,最后肯定是左右兩頭不討好。當然,以Shiv只見短期利益的做派,Logan的這一抉擇可能最后會導致Shiv再次轉向。
另外,這集有個細節(jié)也值得注意,第二集Logan最脆弱的時候,Logan要主動叫Shiv上車聊天,這集Logan地位相對穩(wěn)定,就變成了Shiv主動蹭上去(和第二季Logan忽悠Shiv當CEO前后的態(tài)度變化何其相似)。
Roman雖然看上去玩世不恭,但他是真有能力的。這集他就很敏銳的察覺出Mencken的潛在力量。但他這集展現(xiàn)的能力不足以說明他未來有多大的潛力。Roman做Logan手下總有閃光點,在Logan掌舵的前提下,他有敏銳直覺,懂Logan的需求,但也不要忘了Roman在Logan面前有多容易認慫。美國觀眾這集吐槽比較多的復雜到不像現(xiàn)實對話的臺詞大部分應該都是指Roman的臺詞吧(Mencken、Shiv、Kendall也有),但我覺得這真不是編劇故意炫技翻車。這種炫技臺詞其實是角色的“炫技”,換句話說,這種復雜臺詞其實很符合之前劇本對Roman(乃至整個Roy家族二代)性格的塑造,他本來就不把自己當普通人。Mencken說話也比較炫,但這也符合他善于設置、操作議題的人設。
Con這一季(可能是受Kendall鼓舞,事實上也受益于Kendall背叛Logan帶來了的混亂)明顯更自主,但他的上限可能真就是通過威脅從Logan那里要來的歐洲部門主管了。他競選總統(tǒng)這個事其實一直都沒戲,這集看上去有戲其實是Logan故意安撫他。Con和其他所有Roy家族成員一樣自我矛盾,第二集Kendall約兄弟姐妹推翻Logan的時候他第一個站出來說要承認公司內部的有害文化,指責Shiv虛偽。這集為了給自己加籌碼,照樣把自己女友拿出去作為勾大佬支持的籌碼。最搞笑的是他還和第二集皮爾斯家那個布魯金斯學會的混到一起(上一季兩人在飯桌上一度唇槍舌劍)。
Tom和Greg這條線表面上很散,但其實和之前的S1E6有明顯對照關系。Tom在與Kendall交涉后對Kendall說他感覺Kendall每次都輸,Logan每次都贏,其實隱隱呼應了S1E6。當時Kendall第一次造反,在造反前他對Tom說知道Tom私底下幫他們干過臟活,(就是郵輪門,之前Tom剛剛得知這件事的時候找過Kendall, Kendall跟他說過他不想知道的事情就不要跟他說),暗示Tom是Kendall自己人。當時Tom也真信了,從Greg那里得知他外公Ewan會參加董事會的消息后第一時間通知了Kendall。相對應的地方不知這一處。S1E6里,Greg處理完郵輪門相關文件后,被Tom視為自己人。Tom一改之前一味言語霸凌Greg的態(tài)度,主動請Greg一起去高檔餐廳吃飯“調教味覺”,而到了S3E6里Tom約Greg一起吃普通餐廳為蹲監(jiān)獄提前做準備。S1E6,Tom以為Kendall穩(wěn)贏,和Greg一起high了一整晚一覺睡到Shiv回家告訴他Kendall政變失敗,而S3E6,Tom睡不著覺只能跟Greg說說真心話。
雖然這集Tom沒有明確變換陣營,但他未來真不一定會緊跟Logan的腳步。這季有很多臺詞都顯示出Tom的教育背景不差(第一季也提過),尼祿、拉斯普廷的l歷史典故他信手拈來熟悉,從他和Shiv的交談也能看出他平時讀書品味不差,但在Logan屋檐下,他就是討飯吃的純背鍋俠,越混越差,現(xiàn)在已經(jīng)混到Greg(甚至還不如)的水平。相比之下Greg是個連羅素、尼祿這些名字都沒聽說過的“普通”美國人。更別提,現(xiàn)在Tom還必須忍受和美國那些反政治正確右派混在一起。
Greg看上去都沒有背叛Logan陣營的意思,但不代表他們永遠不會背叛Logan。Greg這集的遭遇也正印了本集標題What It Takes。他選擇為了自身利益跟定Logan,結果就是遺產(chǎn)繼承不到,只能繼續(xù)綁定Logan,為了要遺產(chǎn)起訴綠色和平,無意間被美國右翼捧成“英雄”(看他的表情他其實并不享受,他當然不是左派,但讓他跟這些右翼綁定真符合他的期望嗎?)。而實際上這些沒有什么政治正確限制的右翼視他為soy boy。(當然綠色和平倒也不是什么白蓮花,他們反轉基因的主張就被全球科學界普遍吐槽)就像我上集分析的那樣,他就是個地位弱化版Shiv,既然選擇了一切為自己利益,就不得不吞下相應的代價。
和Tom、Greg忽上忽下不同, Logan不但在公司的地位一如既往地穩(wěn)固(至少目前如此),對垃圾食品的熱愛也沒有變化:S1E6他請Kendall到家里聊天時吃的是麥當勞巨無霸,這集他選共和黨候選人,可口可樂成了“面試”的題眼。
也許這就是美國的政治生態(tài):左右“對立”的上層建筑下是以麥當勞、可口可樂等垃圾食品作為其象征和隱喻的、的美式資本主義。
PS,Logan不只跟美國右翼混在一起,和英國右翼似乎也有關系,告訴Roman他親媽再婚的那個叫Glyn的人似乎是英國保守派政客??谝粲⑹剑鳵oman也說他和脫歐相關。
PPS,Logan和女助理的關系第四集就在鋪墊了,但現(xiàn)在還看不出是個什么走向。目前的信息只能說Kerry的角色有點類似第一季Marcia的位置,給Logan做心腹。關于這條線目前讓我印象深刻的曬是Roman最后吐槽Shiv的那句話。這集一開Roman和Shiv打賭Logan和助理Kerry搞上了,Shiv猜測說只是blow job,而Roman堅稱Logan和Kerry的關系發(fā)展到fucking。這集最后Logan決定支持Mencken,Shiv苦勸Logan,結果Logan一直忙著和Kerry眉目傳情沒理Shiv,被Roman注意到。走出房間的時候Roman對著Shiv來了一句雙關:“Definitely fucking. Looks like your polling was off again, Shiv.”當場讓我笑噴。
PPPS,Jess新造型好看
Kendall在第七集開頭生日party彩排上唱出的這些歌詞(請忽視我的渣翻譯)來自Billy Joel的歌曲Honesty。看完第七集的觀眾都不難看出,這短短幾句歌詞,實際已經(jīng)向觀眾預告了第七集的主要內容。
在Kendall的初始計劃中,他打算在自己40歲生日上親自掛上威亞,背上“十字架”,以“受難”者形象向到場的客人唱出這首Honesty。但是在第七集最后,他在臨登場前放棄了這一計劃,并提前離開了自己的生日party。
為什么呢?
要理解Kendall最后放棄表演的決定,我們首先要理解一開始Kendall為什么計劃做這樣的表演。與第三集決定上諷刺喜劇節(jié)目類似,這是Kendall樹立人設的宣傳和造勢活動:演唱Honesty這首歌,配上“十字架”上“受難”的形象,Kendall意圖向公眾和世界表明,他是誠實的,他是邪惡Logan的對立面。
如何評價Kendall的這一公關策略?首先,這一策略并不像有些人說的那么無腦,Kendall這一次造反的基本原則,是樹立與Logan截然相反的形象,Logan保守、反動,他就要激進地迎合新興科技、迎合進步文化,這是他為未來說服董事會讓他上位所積累的籌碼。另外,我在第三集的分析文中說過,盡管Kendall造反的背后有搶奪CEO大位的動機,但Kendall一定程度上真誠地相信他口中大談特談的這些價值和道德觀念,相信自己反叛Logan是做好事。
然而這么多集播下來,為什么觀眾以及劇中Kendall周圍的角色都覺得他這一套操作極其自大且讓人覺得有些無腦呢?因為在另一個維度上,Kendall是虛偽的。雖然說Kendall在一定程度上真誠地相信自己反抗Logan是做好事,但他只看到了自己在Logan家庭和公司內部的權力等級體系中受壓迫的一面,卻沒看到,在整個社會層面,他同時也是Logan一系列政治、商業(yè)活動的受益者。何況他反叛Logan的目的也明顯包含私心。
換言之,正是因為Kendall一定程度上真誠地認為反對Logan是為了公義,使他設想自己處于一個他實際上不可能到達的道德高位上,他只看到自己受壓迫(因而真誠反抗),卻沒看到自己受益(因而在客觀上自己的反抗是虛偽的)。于是有了第三集堅持上諷刺自己的喜劇節(jié)目、第五集股東大會一定要上臺“布道”等騷操作。
But if you look for truthfulness(但如果你找尋真相)You might just as well be blind(你也許亦有些盲目)Kendall的這種自以為是到第七集達到了一個頂峰,他不但要借Billy Joel的Honesty來控訴,還要把自己架上“十字架”宣揚、表演自己的“受難”。第七集開頭,他的這套言行甚至讓一向力挺他的情人Naomi都感覺有些不妥。
在第七集上半集,Kendall一直沒有跳出這種Cocky的狀態(tài)。在開party前的遠程會議上,他對自家公關Comfrey說,他們這些員工也應該在party上盡情享受,不要只當成工作,這是平等主義party云云。我相信Kendall說這些話不完全是策略性地拉攏,如果他是完全從策略出發(fā)待人的精致利己主義者,他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兌現(xiàn)這些話,至少做出姿態(tài)。然而在party上,他(如本季前幾集中的表現(xiàn)一樣)對自己的這些員工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他所許諾的那種尊重。
讓我們來對比下Logan的做法。第三集Tom去找Logan說如果真走到坐牢那一步他愿意主動背鍋,Logan安撫他說不會走到那一步,然后鄭重地連聲向Tom表示感謝。在第六集,Roman和Shiv爭吵的時候挖苦Tom,Logan立刻詢問Tom對總統(tǒng)人選的意見以示尊重(至于是否真的尊重Tom意見就不得而知了),這一集司法部消息源透露基本不會抓人的信息后Logan也向Tom表示,會記住他當時的表態(tài)。兩相對比之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Kendall的言行缺乏算計,他的理性認知與他實際的言行并不一致(不應僅僅將此視為Kendall商業(yè)或者“宮斗”能力的缺失,Kendall的這些言行一定程度上是他價值觀的外顯:他覺得自己在反Logan這件事上很真誠,所以他覺得自己可以感召因而也就不需要特別認真對待這些幫他反抗Logan的人)。
編劇在第三季前七集中給Kendall構建了這樣的形象:Kendall目中無人且虛偽,然而矛盾之處在于,他之所以目中無人且虛偽正是因為他在一定程度上(自認為)是真誠的。
正因為Kendall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認為)真誠的,所以在與自己身邊人交流的過程中Kendall渴望真情的回饋,然而現(xiàn)實卻重擊了他:老爹送來的生日賀卡要求他變現(xiàn)股權滾出公司;Roman、Shiv來party主要目的是為了找流媒體企業(yè)GOJO的老大Matsson談生意(由瑞典演員Alexander Skarsg?rd飾演);Con始終無視他定下的party上不穿coat的規(guī)矩;前妻告訴他Logan的公司經(jīng)常派人監(jiān)視、騷擾他的家人。
不過,這些接二連三的情感重擊也促成了本集劇情的一個重要轉折——Kendall情緒和態(tài)度的轉變。這個轉折在我看來甚至可能成為本劇開播以來最重要的轉折之一(當然,還要參考后續(xù)的劇情發(fā)展來看)。
在從前妻那得知孩子給自己做了生日禮物之后,Kendall對待整個party的態(tài)度變了,他開始懷疑、反思這個party本身的意義和效果,這樣他事實上也就開啟了對自己最近一系列行為的反思。他對Comfrey等公關人員吐槽說,這個party像是一個asshole的party,他不想要一個asshole的party。他真的不知道party辦成這樣都是他自己的選擇嗎,在這個意義上他是在抱怨自己。他目中無人的抱怨恰恰是他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自己目中無人的表現(xiàn)。簡言之,Kendall開始反思自身的言行。這種懷疑可以說撬動了自第二季結尾Kendall反叛Logan以后許多行為的根基。所以我們看到Kendall偏執(zhí)地尋找孩子送給他的禮物,所以我們看到Kendall取消了自己的表演,所以我們看到他被Roman輕輕一推就倒,所以我們看到他像個孩子一樣躺在Naomi懷中。
Honesty is such a lonely word(誠實是一個如此孤獨的單詞)Everyone is so untrue.”(每一個人都如此虛假)在第四集的分析文章中,我曾經(jīng)分析過Kendall的局限和潛能。當時的觀點目前仍然適用。第三季中(至少到第七集這個階段)的Kendall還是需要通過反對Logan來構建自己的身份-同一性(identity),換句話說,他的生命經(jīng)驗仍然以Logan對他的影響為可能性前提?!皩m斗”成功并不一定能讓Kendall自己的生活獲得真正的解放。真正的解放需要他擺脫對Logan的認同和依賴,需要他擺脫與Logan的對立。簡言之,Kendall如果要真正擺脫Logan對他的影響,不能僅僅是反(anti-)Logan的,他需要以非(non-)Logan的方式生活。反Logan意味著他仍然依賴Logan設定的框架(表現(xiàn)形式為對Logan的反對)行動和生活,而以非Logan的方式生活則意味著更廣闊的生活可能性。
上一集因為我分析了Kendall法律戰(zhàn)各種決策背后的思路,還有觀眾說我對他的未來過于樂觀。第五第六集播出后其實我對Kendall是有些悲觀的。真正喜愛Kendall這個角色的觀眾其實期待他過上更良善的生活,而不是僅僅期待他“宮斗”成功。實際上第五第六集的Kendall讓我對他未來感到我悲觀恰恰是因為他的生活重心幾乎全放在和Logan的斗爭上,這反而讓他在很多方面走上Logan的老路:我們可以明顯覺察到(如同Logan一樣),他對自己的子女都越來越不關心(第四集讓Jess遠程帶孩子,第五集搞出兔子事件)。
那么,第七集之后的Kendall會以怎樣的面目登場呢? 我隱隱覺得,對Logan、Shiv、Roman、Con真正死心(不僅僅是在商業(yè)決策上,也在情感維度上)的Kendall也許能獲得新生。
也許他會變現(xiàn)股權和Naomi及其他家人過自己的生活(Logan給的變現(xiàn)股權購買價格不低,150多美元,印象里比劇集開始時公司的股價高)。本集他雖然對Naomi說Logan的賀卡是心理戰(zhàn),他不接招,但Naomi勸他考慮變現(xiàn)選項后,Kendall在和前妻交談時他又說自己可能退出公司,說明他至少認真的想象過這種可能。我們可以回憶一下他第二季是怎么和Naomi搞上的。當時Logan試圖收購皮爾斯一家,Naomi本來意圖破壞收購,但Kendall以同病相憐的口氣對Naomi說,出售家族媒體集團可以讓她變現(xiàn)過自己的生活。第三季反過來,成了Naomi勸他。
當然,Kendall也可能不會變現(xiàn)(看下集預告這種可能性很大),只不過他也許不再試圖如本季前面幾集一樣扮演“受難者”和“反抗者”,而是以一種更為老道沉穩(wěn)的方式對抗Logan。
在此我不繼續(xù)做過多的預測,事實上我也無法準確預測,因為本劇劇本總是能以種種方式打破我作為觀眾的期待視域expectation horizon,這是我喜愛本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插一句,我不覺得Naomi這集送Kendall手表是不懂或者不在乎Kendall。第三集的時候Kendall表現(xiàn)過對表不在乎,還借此調侃過Greg,當時Naomi也在場,那么為什么她還要送他表?可能恰恰是因為她了解Kendall事實上不在乎party上收到的各種禮物,才隨意買了個表(那么多名貴禮物,Kendall完全不在乎,只在乎自己子女給他做的禮物)。而且,需要指出的是,當時她拿出自己的禮物的語境很特殊。一開始她也沒專門給Kendall送禮,是看到Kendall找不到子女禮物,狀態(tài)不好,為了安撫他,才把自己的禮物拿出來給Kendall。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Naomi至少是在乎Kendall的。當然,這不意味著他們的關系會一直持續(xù)下去。
分析前面六集的時候我特別強調Shiv“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利己主義。第六集在我的分析文章下面【左派、右派和可口可樂 (douban.com),歡迎各位去看評論區(qū),本文對Shiv的觀點受其中不少評論的啟發(fā),再次感謝發(fā)評論的各位朋友】就有觀眾提醒說我前面的文章基本沒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國Shiv這個角色的復雜性。這里我要稍微做一點說明,前面幾集的分析我之所以不強調女性主義的維度,一方面是因為本季前面幾集(包括前兩季),Shiv在形象一直是相對穩(wěn)定,缺乏變化的,所以我著重強調她利己主義的一面。另一方面我覺得從女性主義(目前歐美身份政治語境下主流理解中的那種“女性主義”)看Shiv有其局限性,所以有意不從女性主義角度闡釋Shiv(下文我會說明原因)。
不過還是要指出,第七集中的Shiv形象較之前六集更為豐富、多面,我會以此為切入點引入女性主義的維度。這集的Shiv受到種種壓制,而她也表達了自己的諸種不滿。在公司中,Shiv和第二季被Logan忽悠會公司后一樣,再次退到邊緣。她不熟悉公司業(yè)務,所以能做的也就是重整公司內部職場文化這類事務,具體的運營事務她沒法真正插手,連Roman都能讓她吃癟。她對Logan他們開香檳高呼“To justice!”(這里justice用口語說出來的話具有雙關的效果,既可以指正義,也可指司法部)的態(tài)度其實很不高興,結果Logan根本就沒正面回應(她當然樂見家族和公司受到的沖擊最小化,但她其實很清楚這并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情,司法部判定他們公司沒有系統(tǒng)性掩蓋各種性侵犯的行為不代表他們真的沒有系統(tǒng)性掩蓋公司高管性侵犯行為和其他違法行為)。在第六集看到Logan他們選擇支持另類右翼Mencken后,Shiv(相較原來)更為重視自己的價值觀(至少這集她大談價值觀的時候不完全是策略性的,還記得第二集她強行辯解自己不知道公司的各種wrong doing嗎?)。這集她還試圖勸Logan真正在公司做出改變。她對Logan和助手Kerry的關系不滿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她口中的年齡差(兩個人都是成年人),而是因為這種老板和職員的戀情事實上類似師生戀,是一種不平等權力關系下的戀情。當她得知Roman和Logan背著她出價購買Kendall的股權時也感到背叛(如果成功意味著她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公司地位在權重上受損),對公司派人騷擾Kendall子女的行為也不能接受。
起碼在第七集中, Shiv真正遵循她所宣揚的價值觀站在弱者一邊思考。種種壓抑和不滿讓她只能在Kendall的party上以獨自跳舞的方式發(fā)泄。
那么為什么Shiv以往很少表現(xiàn)出這一面向,而更多地以一種粗糙的利己主義者形象示人呢?這也許要從她與Logan的關系說起。這里先糾正我分析第三集時的一個說法,當時我說:
她因為長期在公司外搞民主黨那套身份政治,自身又是女性,受Logan的壓迫(特別是言語暴力)其實在一群兄弟姊妹里是最少的(雖然上一季CEO這個事上她也被Logan忽悠)。Shiv受Logan的言語暴力確實不如Roman和Kendall多,但Logan對她的壓迫是另一種形式的,這種形式叫“寵愛”。Logan是典型的無可救藥的美國右翼保守派老白男,他對女性從來沒有真正的尊重。正是因為將女性視為一種次一級的性別,他不會把對兒子們的那套嚴厲的教育方式用到女兒Shiv身上,這不正是典型的性別歧視嗎(“歧視”究其原意,即區(qū)別對待)。而諷刺之處在于(這又是編劇的一處妙筆),Logan對Shiv的寵愛可能恰恰是使Shiv對他感情在幾個子女中最淺的原因。因為無論Logan做什么,在被寵慣了的Shiv看來都是理所應當,而對于Roman和第一季造反前的Kendall來說,Logan的一句肯定都能讓他倆頂禮膜拜。而Shiv在利己這方面又受Logan言傳身教,所以第一季Logan讓Shiv簽新的信托協(xié)議,Shiv真就硬挺著不簽導致Logan發(fā)病。
不過,我們不宜高估Shiv身上女性主義或者說進步主義的一面。Shiv雖然生理和社會認同上都是女性,但行事風格在我看來已經(jīng)高度認同了資本主義下的父權制。比如前幾集她反對生孩子這個事,表面上她給出的理由是不想做生育機器(看上去很女性主義),但如果把她的行為和第一季第二季以來編劇建構的語境結合起來看,不難看出她真實的目的其實是想在和Tom的關系中占據(jù)一個支配地位(關于這一點可以回看她和Tom第一季簽婚前協(xié)議那一段)。如果以現(xiàn)在歐美流行的身份政治觀念來看待Shiv,反而會限制我們對Shiv的理解。當代左翼哲學家齊澤克舉過的一個例子,同樣是同性戀,我們不能說蘋果CEO庫克和蘋果代工廠里的同性戀工人受到同樣的壓迫(兩者的生存境遇和所收到的壓迫形式大不相同)。如果我們僅僅強調身份-同一性政治,我們就容易落入某種本質主義窠臼進而忽視壓迫的多面性?;氐絊hiv,在Roy家族的內部,她當然受到性別壓迫(事實上在Logan的等級制度下,他周圍幾乎所有人都受到不同程度壓迫),但轉換到其他關系中她可能是壓迫者。對Tom的支配眾所周知,但我們也不要忘了,Shiv不僅僅在與Tom的關系中處于支配地位。作為Roy家族成員,作為Waystar董事會成員,和那些受到公司高管性侵犯的女員工恰恰處于對立面。
第三集Roman反對Shiv發(fā)表公開信(包括第二季結尾反對Kendall背鍋),還讓好多觀眾覺得Roman最重情感,為什么這集結尾Roman突然這么狂,這么冷酷無情?
這和Roman這兩集取得的成果有關。上集我就分析過,Kendall推翻Logan的三步走策略是:保住家族對公司控制同時引入Stewy、Sandi等外來勢力,打法律戰(zhàn)(同時也是輿論戰(zhàn))搞倒(至少搞臭)Logan,說服董事會選擇自己做CEO。Kendall的第一步已經(jīng)成功,所以Logan出牌應對他的后兩步。Roman第六集力推的Mencken,是Logan現(xiàn)在需要的意識形態(tài)打手,帶節(jié)奏對抗進步主義意識形態(tài)(針對法律和輿論戰(zhàn))。拉攏來Mencken,自然是Roman在Logan面前的一大功績。但無論Logan也好,Kendall也好,要說服董事會讓自己當CEO,都需要拿出對公司未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Logan其實也意識到,他原來那一套壟斷傳統(tǒng)傳媒的思路行不通,所以搞拿來主義把Kendall提出的計劃拿出來做,也就是收購流媒體企業(yè)GOJO(然而Logan的局限再次暴露,覺得Matsson不尊重他以后又變卦回老思路,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談判策略,但Shiv和Roman花一定功夫才把他勸住也說明他一定程度上是認真的)。這個收購GOJO的計劃是第四集和Josh會面的時候由Kendall向Josh提出(所以這集他說這是他的點子)。當時Josh覺得GOJO報價過高(未來可能是個隱患,要看劇情發(fā)展)。Kendall給出的論證是,Waystar自家公司流媒體平臺StarGo的UI太差(這是編劇在自嘲HBO Go嗎?),但作為傳統(tǒng)傳媒集團,他們的知識版權和內容庫非常豐富,而GOJO的UI牛,內容差,收購以后正好互補。理解了這點就能明白為什么Kendall堅決不讓Matsson和RS會面,也能理解Roman最后的張狂。法律戰(zhàn)目前至少暫時被Logan壓下來了,但收購GOJO仍然非常重要,如果Logan搞定收購GOJO這件事,對公司是重大利好,他在董事會就真的穩(wěn)固了。
然而Roman可能高興早了,做迎合Logan的爹寶男固然有助于鞏固他在公司內的位置,但也可能讓他忽視了某些風險(別忘了第二季他為了迎合Logan,想提前搞定收購,通過自己女朋友試圖去聯(lián)系Naomi,結果導致收購皮爾斯的消息提前泄露)。作為被收購方,Matsson當然會追求自身利益和權利最大化,目前雖然口頭達成意向,但未來可能還有很大變數(shù):回想一下當年Kendall收購易先生公司的后續(xù)發(fā)展,Matsson會不會有和易先生(第一季第一集那個收購)當年一樣進董事會攪局Waystar的想法,看到易先生在Waystar下場的Matsson真會這么輕易地把自家公司賣給Logan嗎?
Tom這集的形象和上一集處于兩個極端,上一集編劇還著重刻畫他作為中產(chǎn)家庭出身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在Roy這種頂級豪門面前就只能討飯吃的悲慘境遇,這一集監(jiān)獄危機初步解除(未來可能還會爆)之后立馬又讓Tom回到第一季的既有軌道上。剛一“解放”,Tom對“難兄難弟”Greg又搞起了等級排序那一套。Greg約到Comfrey都能讓他不爽,也說明他即便在被壓迫的情況下仍然高度認同壓迫他的那套(追求做人上人的)等級體制,只要這套體制沒有壓迫他,他立馬就變身成自覺維護Logan家庭內部等級制及應用范圍更廣泛的資本主義等級制的馬前卒。
PS, Greg成功約會Comfrey雖然從第一集就在鋪墊,但真成功還是讓人有點猝不及防;Con“拉屎在褲襠”的總統(tǒng)海報笑死人。
PPS,編劇真實愛磨人啊。每當觀眾對某個角色產(chǎn)生移情和認同就立馬揭示這個角色的可鄙之處,每當觀眾覺得某個角色無可救藥的時候,又呈現(xiàn)這個角色的積極面。
第八集 希望與絕望之間我看完第八集結尾的感受和當年看《權游》奈德被砍頭的感受差不多。
以為Kendall會獲得新生,沒想到沉入深淵。
第七集播完后HBO放出第八集的預告,我看國外有觀眾評價認為第八集Kendall會真正崛起。這種觀點的依據(jù)大概是Kendall在第八集里的新發(fā)型,因為影視劇角色形象的顯著變換往往都是為了表現(xiàn)角色狀態(tài)的變化,一個更干練的發(fā)型似乎表征了一個更為tough的Kendall。其實當時我也覺得這種觀點很有道理(而且也符合邏輯),雖然我更期待Kendall以另一種方式應對。
在上一集的評論里,我寫道:
“簡言之,Kendall如果要真正擺脫Logan對他的影響,不能僅僅是反(anti-)Logan的,他需要以非(non-)Logan的方式生活。反Logan意味著他仍然依賴Logan設定的框架(表現(xiàn)形式為對Logan的反對)行動和生活,而以非Logan的方式生活則意味著更廣闊的生活可能性?!?p>第七集播完后,盡管我認為上面提到的那種外國觀眾觀點很符合邏輯,但在心里我挺不希望看到所謂的tougher版Kendall,因為那無非表明Kendall最終成為另一個Logan。這種勇士戰(zhàn)勝惡龍后也變惡龍悲劇敘事其實對于影視劇看得多的觀眾也算陳詞濫調了。所以第八集前半段我看到Kendall帶著孩子來參加婚禮,看到Kendall在和Logan私下會面時真的像Naomi建議的那樣選擇變現(xiàn)離開公司,內心其實是很高興的。然而還沒高興幾秒鐘,編劇立馬朝我臉上潑了一盆冷水。Logan不準Kendall變現(xiàn)離開。
其實前面第三集、第七集我都分析過,Kendall因為他自己的矛盾性、因為Logan的影響,一直是欲做好人而不得。但當Kendall已經(jīng)意識到對他而言真正正確的出路時,Logan甚至也不準他踏上這條路。
如何理解Logan的這一決定?
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是Logan那不可遏制的權力欲和控制欲。他知道Kendall決定out以后的生活跟他就真沒什么關系了,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而他是不會允許這種不可控存在。其實這種事已經(jīng)發(fā)生過一次,在第二季第四集。雖然那集明面上的主線是辦公室槍槍擊和收購談判,但Kendall和Logan的關系是潛伏著的主線。第二季第四集開頭,Kendall獨自走上公司樓頂眺望,整個過程被監(jiān)控攝像頭拍下。槍擊案發(fā)生的時候躲到安全屋的Logan第一時間問Kendall在哪。Logan對Kendall當然有真心,但操控Kendall的維度不容忽視:回想一下第二季第四集的結尾吧,Kendall再次走上樓頂,卻發(fā)現(xiàn)自己被關在Logan設置的玻璃“監(jiān)獄”里。Logan這種控制欲在第三季第八集也表現(xiàn)得很明顯,雖然跟Roman說自己不怕Kendall,但赴會的時候還是帶了隨從,吃飯前還要讓自己孫子Iverson來試吃一下。
但我覺得,Logan不準Kendall離開,也許還有更深層的因素,這一因素可能連Logan本人都不能完全意識到而僅僅是隱約感受到:Kendall離開后展開的新生活也許會從根本上動搖他的賴以生存基本信念。
這集Kendall的兒子Iverson再次出場。還記得第一季里Iverson和Logan的沖突嗎?當時全家聚餐,Iverson因為不愿見人(大概是自閉癥?),就被Logan吼。晚上玩游戲,Logan玩輸。Iverson堅持說Logan輸了游戲,被Logan扇了一巴掌。可見Logan對輸贏有多在意。他骨子里是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完全認同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規(guī)則(這也是他在政治上偏向美國保守右翼的根本原因)。對所有人,包括跟那些他其實有真感情的親人,他都要爭勝。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Kendall才剛開始自省過去自以為是騎士的時候Logan馬上搶話說:
“Life‘s not knight on horseback. It’s a number on a piece of paper. It’s a fight for a knife in the mud.”(生活不是馬背上的騎士,是一張紙上的數(shù)字,是泥地里爭小刀的斗爭)
這既是Logan對Kendall的說教,也是這段話算是Logan自己人生信念的一個總結。正是基于這種價值觀,Logan在商業(yè)江湖上“一往無前”、在面對Roman給Gerri發(fā)吊圖這一事實時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搞雙標(雖然真正讓Logan不爽的原因是Roman-Gerri聯(lián)盟可能對他產(chǎn)生威脅,但他說Roman和Gerri這個關系disgusting就搞笑了,他自己和女秘書的關系就不disgusting嗎?)Logan這種cynicism(這里我所說的就是日常語境下那種cynicism,并非古希臘哲學里的那種cynicism)世界觀當然有事實依據(jù),甚至在很多情境下都是對的。但他沒有意識到的是,世界上真的有人在意情感、在意道德、在意公義。盡管情感、道德、公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建構的、是產(chǎn)生于特定歷史條件下(中世紀道德和現(xiàn)代道德當然不同)或者說主觀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情感、道德、公義就是虛無的。事實上,這些看上去虛無縹緲的、主觀的事物只要還被人在意,就是客觀存在且能在物質維度實際發(fā)揮影響。
Logan高度異化的、靜態(tài)的、以對立為基礎框架的世界觀讓他能理解并有效應對Kendall的反(anti-)-Logan行動,卻無法設想、理解、回應Kendall真過上非(non-)-Logan生活后的狀態(tài)。這種生活可能有內在張力,但這種張力并不一定會被還原為對立和成王敗寇,因而具有各種可能性。換句話說,如果Kendall離開公司,和自己愛的人(女友、子女)過上一種與過去在Logan家庭內全然不同的、不需要在泥地里和人搶刀也能維持下去的生活,Logan會怎么想?
不過,我們不應僅僅從Logan個人層面理解他的行為和選擇(好像這一切的原因僅僅是他本性邪惡)。實際上編劇之前就(在我看來非常高明)暗示過,他也曾經(jīng)是被壓迫的人(第一季第七集他背上的傷疤),遭遇過命運的不公(第二季第八集和這一集都提及的Rose事件)。但這不意味著Logan不需要為他的行為負責:當他面對不公、壓迫時,他的選擇是完全認同那造成不公的制度,成為這種制度最強的玩家和維護者。
第八集結尾,就是Logan這種選擇的代價。
我看完第七集的時候猜到Roman會翻車,但我以為是在他和Matsson交涉的時候??吹剿f服Logan繼續(xù)談判的時候我還有些吃驚。他發(fā)吊圖給Logan,初看確實是意料之外,但回想一下,又覺得完全在意料之中。諷刺的是,Roman名字(全名)雖然和傳說中羅馬的創(chuàng)建者羅慕路斯同名,但在Logan面前,永遠是又慫又聽話的乖寶寶。我都懷疑Logan給他取這個名字是不是出于某種P社玩家式的歷史惡趣味。
Matsson這個角色到第八集基本已經(jīng)能確定,就是《繼承之戰(zhàn)》版Elon Musk。發(fā)奇怪推特推高股價這種情節(jié)的指涉非常明顯。目前還沒法評估他的作用。隱隱覺得他會掀起大風浪,至少不會像易先生那樣被輕易搞定。
Shiv這集怎么說呢,又回到第七集以前的老樣子,她這集對付Tom的套路,和第一季讓Tom簽婚前協(xié)議的套路幾乎一模一樣。就像她媽分析的那樣,她內里是高度認同Logan那一套的(不僅僅是當年選擇跟老爹生活,而是從價值觀到行為模式上的認同),雖然相較Logan的精致利己,她的利己行動都很粗糙。前面幾集的文章里我都分析過,這里就不贅述了。至于Tom我也只能說是自業(yè)自得,他和Shiv教Greg以Comfrey為跳板找新女友那一段已經(jīng)表明他完全認同Logan周圍這幫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將他者僅僅視為自己支配行為的賓語-對象-物品(object)的扭曲價值觀。那么他自己被Shiv當作一個玩具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Con求婚那一段令人笑到噴飯。也許他過去兩季經(jīng)常掉線,但他這一季真是越玩越熟練了,確實是Logan的親兒子。當Greg接受了Tom的“階梯”論后,他跟Comfrey就不可能有什么深入發(fā)展了(Comfrey對他似乎也很敷衍)。至于Greg后面主動秀手表的操作,只能說朱一旦誠不我欺。
至于KRS的老媽,盡管在和Shiv交談的時候對Logan和Shiv都給出了精準的評價,但Shiv對她的指責也不是沒有事實依據(jù)。還記得上一季第七集結尾她對Kendall做的事嗎,Kendall欲對她傾訴過失殺人的事,她同意第二天一早談。但第二天一早,Kendall只得到一張紙條。
上面提到的每一個角色都需要為第八集結局所發(fā)生的的事負責。
在對第七集的分析中我說:
“不過,這些接二連三的情感重擊也促成了本集劇情的一個重要轉折——Kendall情緒和態(tài)度的轉變。這個轉折在我看來甚至可能成為本劇開播以來最重要的轉折之一(當然,還要參考后續(xù)的劇情發(fā)展來看)?!?p>現(xiàn)在看來,這一判斷既對又不對。上一集Kendall情緒的轉折確實把他的生命帶到一個至關重要的節(jié)點,但這個節(jié)點可能就是終點。不過,對于與Kendall共情的觀眾,尚存一絲希望,畢竟第三季的正式預告片里有這么一幕:
但觀眾不應對此報太高的期待,第五集的分析文章里我就提到預告片畫面不一定在正片也用的問題,更何況誰能保證這一幕不是專門為預告片拍的預告騙呢(Kendall發(fā)型不一樣,雖然情節(jié)上可能有時間間隔?)畢竟現(xiàn)在的第九集預告看不到任何Kendall的鏡頭。
不管結局如何,對Kendall,我只想說:戰(zhàn)斗吧!以你自己的方式生活和戰(zhàn)斗!
PS, 要是當年權游是Jesse Armstrong當編劇該多好!
PPS, 看過Kendall和Jess的關系,再看Logan和Kerry......
第九集 主人與奴隸就在觀眾都以為劇情要往某個方向走——Kendall自殺(不管成功與否)會對Logan造成重大打擊——的時候(預告騙也是這么暗示的),編劇Jesse Armstrong領導下的編劇團隊以一系列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情節(jié)安排結束了第三季。
必須要承認,雖然Tom的反水早有預兆,但以這種方式實現(xiàn),著實出乎我的意料。
先看看Tom和Roy家族諸二代的關系。在Tom的家庭內部,從和Shiv結婚那天開始他就受Shiv支配,自己的利益和感情需求都被Shiv忽視,只有在對Shiv有用的時候,Shiv才會跟他說幾句好話。關于Tom和Shiv的關系,我前面幾集的評論已經(jīng)分析過,這里不贅述。Tom和Roman的關系,就更不用多說了,Tom從Succession第一季開播就沒被Roman正眼看過,還經(jīng)常成為Roman的打擊對象。至于Kendall,曾經(jīng)成功在S1E6拉攏Tom參與自己的第一次政變,然而正如S3E6里Tom跟Kendall吐槽的那樣,在Logan面前Kendall搞砸了一次又一次。從Tom的視角看,也沒有任何幫Kendall的理由。
而Logan則不同,前面幾集我就分析過,和Shiv那種實用主義的粗糙利己者不同,Logan是精致利己主義者,他很明白(雖然他未必真心)和Tom搞好關系的重要性。他對Tom的態(tài)度其實是比較有consistency的。早在S1E4,當他得知Tom可能要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Tom以為是Shiv泄密,其實是Greg悄悄告訴Gerri,之后Gerri告訴Logan)郵輪門事件的時候,他(出乎Tom本人意料地)同意了Tom和Shiv的婚事,還在宣告自己歸來的演講上公開宣布了這件事,徹底把Tom的利益和家庭捆綁。這一季類似的細節(jié)更多:S3E2里Logan主動問過Tom想不想當CEO,S3E3里Tom主動獻祭自己他反復表示感謝,S3E5Logan稱他為“Son”(雖然大概率是腦子糊涂的口誤),S3E6里Tom被Roman諷刺Logan也主動問Tom意見。至少,Logan即便面對Tom也做足了戲,以示尊重(雖然情急之下,他對Tom的真實態(tài)度也會暴露出來,比如S3E2結尾為了私聊拉攏Shiv,讓Tom下車)。
Tom當然知道在Logan心里他的真實位置并不會有Logan面上表演的那么高(例子很多,比如Logan詢問他CEO和總統(tǒng)人選的事他都很識趣地沒發(fā)表意見),但他作為一個美國高收入中產(chǎn)出身(第一季和Shiv談婚前協(xié)議的時候提過她媽是雙子城的名律師)、各方面素質在美國怎么也算精英的人(畢竟他也憑能力爬到了能攀附Shiv的位置),在Shiv、Roman、Kendall等美國世家子弟面前,始終是被人瞧不起的“寒門”子弟:Roman不拿他當人,Kendall和Shiv也只把他當工具人,公司出丑聞背鍋做牢的還是他。
這讓我不得不聯(lián)想到Matsson和Logan講的那個羅馬故事。
“Because they realized if all the slaves dressed the same, they would see how many of them there were, and they’d rise up and kill their masters.”因為他們意識到如果奴隸都穿著一樣的衣服,奴隸們便會看到他們龐大的數(shù)量,然后起義并殺死他們的主人。Tom本來也是高度認同Logan那套利己主義 成王敗寇法則的人。否則他也不會攀附Shiv,在公司謀求更進一步,否則他也不會在上一集習慣性地教Greg利用Comfrey做約會階梯那一套。所以當Shiv打電話告訴Tom自己的造反計劃,讓他知道自己具有力量顛倒自己在家里受“主人”支配的“奴隸”地位時、知道“主人”依賴自己的支持因而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主人”時,給自己爭取主體性反水破壞RSK的聯(lián)合造反計劃從而進一步獲取Logan信任對Tom而言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選擇。在本集結尾,他跟Greg說:
“Who has ever looked after you in this fucking family, huh?(在這個操蛋家庭里誰曾經(jīng)照顧過你?)”其實也是他說給自己聽的話。
和Tom一樣,Greg早已認同了美式資本主義這一套游戲規(guī)則,所以他可以在攀附上盧森堡女貴族后馬上踢開自己曾經(jīng)只能仰望的Comfrey,可以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出賣自己的靈魂”。他曾經(jīng)也一度有自己的價值觀(還幻想過和Comfrey真正談戀愛),但一旦面對利益抉擇,他的腦子從來都很清楚。前面幾集我就分析過,他從第一季開始的行為都很有目的性:本來一開始Logan有點煩他,但在他提出能幫Logan搞定自己外公的董事席位后(S1E1),Logan對他的態(tài)度就有了轉變。而他和Tom的同盟其實從這季一開始他就在主動構建了(比如第二集他主動向Tom透露了Shiv找Kendall的消息),所以雖然這兩人關系磕磕絆絆,但他們已經(jīng)逐漸明白在Roy家族里,他們兩個人的境遇高度相似因而可以互相依靠。另外,Greg展現(xiàn)出的野心(包括之前主動聯(lián)系Tom建立聯(lián)盟,以及這次迅速拋棄Comfrey追女伯爵的行動)可能也讓Tom意識到Greg沒他以前想象的那么笨,因而拉他上車。
不過,兩人的關系不無隱憂,Greg能接受和Tom做平等盟友,而一旦Tom表現(xiàn)出支配他的傾向(比如稱他Tom’s attack dog)他都很抗拒,而Tom這次雖然順利拉Greg上車,但他能保證自己永遠對Greg平等相待以維系同盟嗎?畢竟長期以來Greg受他支配這一事實就是他完全認同Roy家族這套等級制度甚至在受Shiv壓制的情況下仍然不反抗的理由之一。
對于RKSC這些世家子弟而言,參與家族企業(yè)運營、爭權奪利和他們玩《大富翁》沒有本質區(qū)別。不管在游戲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都是凌駕于一般規(guī)則之上的人。而對于Tom和Greg(以及Willa),生活的意義則完全不同。但是我們不應過度高估Tom和Greg這對“寒門”上位的意義。他們的“上位”只不過是讓Roy家族這套叢林法則更加穩(wěn)固而已。換言之,他們對“主人”的顛覆也只是為了讓自己做“主人”,完全沒有打破“主人”-“奴隸”對立制度的意圖。選擇這樣“狐媚以取天下”的方式生活,他們就必須一直做把別人踩在腳下的贏家,而一旦失敗,可能就是粉身碎骨。
在和Matsson談判的時候,Matsson談到對收購后的未來很興奮,Logan則突然“沒有來由”地講了一段對美國未來的悲觀態(tài)度。
Logan發(fā)表對美國未來的悲觀態(tài)度這一行為其實并非毫無來由,來由就是他的幾個子女。Logan對幾個子女的失望當然是有事實依據(jù)的:Kendall始終會被自己的內在矛盾拉扯,導致一次又一次的失??;Roman懂Logan但關鍵時候總犯低級錯誤(上一集的dick pic和上一季找Naomi導致收購消息提前泄露);Shiv粗糙利己主義的做派在商業(yè)上走不遠而且長期在公司之外,對公司實務缺乏了解。甚至孫子Iverson的表現(xiàn)也讓他很不滿:Iverson已經(jīng)是青少年,但還喜歡聽童話故事(當然這可能跟Iverson的病有關)。
但我的觀點和之前一樣,Logan本人是造成他子女能力和性格缺陷的構成性因素。他對子女們只會playing fucking toy soldiers的指責當然成立,但這一現(xiàn)實恰恰就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啊。Logan對RKS的指責和高考前不準子女戀愛高考后整天催子女結婚的父母沒有差異。所以雖然不得不承認Logan確實是個有能力的狠角色,但我始終覺得不應該不加批判地帶入他的立場。就像我前面幾集已經(jīng)詳細分析過的那樣,自Succession播出以來Logan面對的大多數(shù)挑戰(zhàn)和問題都是他自己作出來的:比如,像Kendall之前規(guī)劃的那樣提早轉型而不是一味擴大規(guī)模買入一堆垃圾資產(chǎn),Roy家族的傳媒集團Waystar可能都不會走到被GOJO收購這一步。
Logan對美國未來的悲觀態(tài)度其實也同理,美國現(xiàn)在內部危機的經(jīng)濟基礎歸根結底不就是以他為代表的、從80年代新自由主義“改革”中獲益的大資本家們所塑造的嗎?(不要忘了他辦公室里和里根的合照)而且Logan的右翼傳媒集團(現(xiàn)實中默多克的傳媒集團,當然現(xiàn)實中社交網(wǎng)絡的興起可能更為重要)深度參與到美國意識形態(tài)分裂(上層建筑崩塌)的進程中也是事實。這時候Logan吐槽美國人沒了進取心,不是整天嗑藥就是天天喝廉價心靈雞湯(他原話用的是瑜伽,但瑜伽在美國的推廣并不僅只是作為一種鍛煉方式被推廣,各種瑜伽課程經(jīng)常伴隨著廉價“人生哲理”“心靈雞湯”“東方哲理”一起販售。),有種“我罵我自己”的諷刺意味。
至于Logan出售公司的決定,看似不符合他一貫的控制狂性格,但其實完全符合他的行事邏輯。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他不被價值觀束縛、能厚著臉皮做其他人不愿意做的事(賣各種整天寫八卦新聞的小報、傳播觀眾愛聽但未經(jīng)認真調查的新聞、對至親下狠手……)。在他能獲勝的時候他堅決做贏家,在他不可能獲勝的時候他愿意通過“認輸”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而且前面幾集我就分析過,Logan不是無敵的,和GOJO的這件一系列談判其實是他前期錯誤決策積累下不得不走的一步棋,而且一開始這甚至是Kendall的主意。另外,他不可能一直無視自己的身體問題(盡管他無視了一段時間),在他認定幾個子女不堪大用的前提下通過出售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是合乎邏輯的。最后,相比較KendallStewySandy等人當年推出的惡意收購,被Gojo收購對公司、對他自己更有利(Marcia第二季就想讓他賣公司了,這次自然幫他隱瞞消息)。當然,這一決定實際引發(fā)的后果目前還是未知,事情的最終走向不一定如Logan所愿。
KRS三人這次聯(lián)合政變的操作過程其實問題不大。這時候KRS目的是要阻止Logan獲得董事會絕對多數(shù)支持(按照原來的離婚協(xié)議條款要絕對多數(shù)才能變更公司控制權,而他們三個現(xiàn)在董事會都有席位),為了確保勝利聯(lián)系Tom和Connor尋求更廣大的支持完全合乎邏輯。Tom的反水是Shiv長期忽視Tom造成的(說不定Connor也反水,畢竟他也是長期被忽視的eldest son),這種緊急情況下即便換很多人心目中無所不能的Logan來處理也不可能迅速得到解決。
所以,相較于政變過程,我關于這場政變更想討論的是KRS三個人在政變失敗后的反應。
Kendall最為鎮(zhèn)靜,因為他已經(jīng)預料到甚至經(jīng)歷過最糟糕的情況。盡管他不是毫無怨言,但他反而能迅速調整對現(xiàn)實的認知框架:畢竟,Logan既然為了自己的控制欲不讓他cash out這種事都能做出來,為了自身利益聯(lián)合親媽戲耍子女賣公司也沒什么奇怪的。
Shiv出現(xiàn)了一小段時間的懷疑,這種懷疑是她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在經(jīng)歷重大打擊后重新尋找自己主體性的過程。在意識到Tom反水以后她勉強能克制住自己。
反而是平??瓷先σ磺袃r值觀都“無所謂”、極度cynical的Roman最不能接受事實,近乎崩潰。原因大概有二。首先Roman平常的“刺猬”態(tài)度說白了就是他的偽裝與自我保護機制。實際上他當然對人有感情,他極度認同Logan,渴望Logan的認同,對老媽再婚也十分在意,對Gerri也有感情。然而偏偏這幾個人都出賣了他。
其次,平常Roman之所以可以接受Logan對他潦草的態(tài)度(比如記不起童年釣魚的事情),是因為這其實符合他對Logan的認知,他覺得Logan就是冷酷無情、殺伐果決、無往不利的狠角色(參看第五集他在Logan糊涂時對Logan的判斷),他也在朝著這個方向模仿Logan。然而當他自己學著像Logan一樣冷酷無情,甚至在面臨Logan本人的壓迫和分化策略時都不再認慫(他認為自己學到了Logan精髓,以為能得到Logan最終認可)的時候,不但發(fā)現(xiàn)自己被Logan、親媽(甚至是精神“母親”Gerri)反將一軍,而且Logan反將一軍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確保Logan自己能順利地向Matsson認輸賣掉公司。這是真正擊碎Roman對Logan認知的地方,他無法想象他心目中從來都是贏家的Logan最后打贏他們三個人只是服務于向Matsson認輸這一目的的手段。所以最后他要問Logan:“Why?”
Kendall也許能真正過上非-Logan的生活,但他似乎還有走上老路的傾向(看他出院后和眾人的對話)。Shiv還能回到從前過那種不在公司里的日子嗎,畢竟她現(xiàn)在在政商兩界都沒靠譜的后路了。而Roman的命運更是難以預測。前三季的父子對立、宮斗框架已經(jīng)開始崩塌(雖然看第三季之前我大概能猜到編劇會這么做,但真這么做的時候還是充滿驚喜),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正如現(xiàn)實本身。
PS, Connor和女友的關系也很微妙,看上去女友是順從了他,但我們不要忽視她同意結婚時的語境。Willa同意Connor,可能恰恰是因為她意識到了Connor情緒上對她的依賴,而這正是他們這對“主人”與“奴隸”間關系顛倒的瞬間。另外還有一個細節(jié),Willa幫Connor去問Kerry關于Logan在哪兒的信息。
PPS,Connor瑪卡那段讓我笑噴,這東西因為傳說中的壯陽功效一度在云南(有瑪卡種植)被炒得很火,沒想到美國人也信這一套。
PPPS,有朋友提到Connor反水的可能性, 我同意這種可能性(正文里也提到),但我傾向于認為是Tom單獨反水。首先,Tom這集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不受Shiv控制的傾向(在Roman面前公開談要孩子的事情)。其次,這集兄妹交談的部分有一句臺詞表明Connor是比較反感Matsson的,無論在政治觀點還是利益考慮上,他不太可能同意出售公司。
Copyright ? 2020-2025 m.xinmeihezi.com [天龍影院]